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砖瓦高层、大型建筑,始于隋唐的佛塔与宫殿,隋唐“行会”兴起,石、木、砖、瓦各成体系,相互借鉴与交流,土木建筑工程有较大发展,影响朝韩及日本。宋代神宗时李诫奉敕对历代建筑格调和建筑结构作了深入研究,总结和规范,在喻皓《木经》三卷基础上编写了《营造法式》34卷。哲宗又诏李诫考研群书并与大匠讨论,分别列类357篇,除49篇来至群书检索寻考,其余308篇多来源于行会大匠的经验总结,成为完整的建筑、建材专著。关于砖瓦的烧制技术,这时开始比较系统的总结。刊行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主管工程的将作监少监李诫奉敕(音:chi)编修的《营造法式》一书之第十五卷窑作制度,在历史上首次对砖瓦的尺寸、原料、成型、干燥、码窑和焙烧,以及砖窑的规格和砌筑施工,做了比较科学的总结和规定。如对于瓦的记述有:“瓦,其名有二,一曰瓦,二曰甍”。“造瓦坯用细膠(胶)土,不夹砂者。前一日和泥造坯(鸱獸事件同,注:即做鸱兽的要求同瓦)”。“先于轮上安定扎圈,次套布筒,以水搭泥,拨圈,打搭,收光,取札,并布筒日煞 曝(鸱獸事件揑造火珠之類,用輪牀(床)收托)。其等第依下項”。“其等第依下項”即分类如下之意。瓦的基本类型有两类:即甬瓦(音:tong,意同筒)瓦和瓪(音:ban,意同板)瓦。瓦的尺寸共分为十三种,对其误差也有详细的规定,如筒瓦“長一尺四寸,口徑六寸,厚八分(仍留曝乾並焼變所縮分數,下凖此)”。“仍留曝乾並焼變所縮分數”也就是说要在制坯过程中考虑到干燥和烧成收缩,成品要达到此尺寸规定;“下凖此”是对后面的十二种规格而言,即下面规格的瓦按此执行之意。《营造法式》中将筒瓦分为六种规格;将瓪瓦分为七种规格。“凡造瓦坯之制,候曝微乾,用刀剺(音:li)画,每桶作四片(甬瓦 瓦作二片,線道瓦于每片中心画一道条子,十字剺画),線道条子瓦仍以水饰露明处一边。”对制瓦泥料制备之严格,产品尺寸准确性的要求,由此可见一二。
《营造法式》中将瓦分为两大类共十三种规格:
一、 甬瓦(筒)瓦:
1.長一尺四寸口徑六寸厚八分(仍留曝乾並焼變所縮分數,下凖此);作者注:据《宋书·律志》:“后汉至魏尺度渐长于右四分有余。”本书按隋“万宝常律吕水尺”一尺折合现公尺(米)为0.27396(米)计。(供阅读者考)
2.長一尺二寸口徑五寸厚五分;
3.長一尺口徑四寸厚四分;
4.長八寸口徑三寸五分厚三分五厘;
5.長六寸口徑三寸厚三分;
6.長四寸口徑二寸五分厚二分五厘。
二、瓪(板)瓦:
1.长一尺六寸,大頭廣九寸五分厚一寸,小頭廣八寸五分厚八分;2.长一尺四寸,大頭廣七寸厚七分,小頭廣六寸厚六分;
3.长一尺三寸,大頭廣六寸五分厚六分,小頭廣五寸五分厚五分五厘;
4.长一尺二寸,大頭廣六寸厚六分,小頭廣五寸厚五分;
5.长一尺,大頭廣五寸厚五分,小頭廣四寸厚四分;
6.长八寸,大頭廣四寸五分厚四分,小頭廣四寸厚三分五厘;
7.长六寸,大頭廣四寸(厚同上),小頭廣三寸五分厚三分。
《营造法式》中对砖的记述有:“塼,其名有四:一曰甓,二曰瓴甋,三曰墼,四曰鹿 瓦 甎(音:luzhuan)”。“造砖坯前一日和泥,打造”。砖坯成型时“凡造塼坯之制,皆先用灰襯隔模匣,次入泥,以杖剖脱曝,令乾”。在《营造法式》中将砖分为八种类型共十三种规格,由此可见当时的烧结砖规格已于建筑上采用的模数相辅相成,建筑模数的概念早在北宋时期已形成,并指导着烧结砖和瓦的规格。《营造法式》记载的烧结砖规格如下:
一、方砖有五种规格尺寸:
1. 二尺厚三寸;
2. 一尺七寸厚二寸八分;
3. 一尺五寸厚二寸七分;
4. 一尺三寸厚二寸五分;
5. 一尺二寸厚二寸。
二、条砖有两种规格:
1. 長一尺三寸,廣(即宽)六寸五分,厚二寸五分;
2. 長一尺二寸,廣(即宽)六寸,厚二寸)。
三、有壓阑塼:
長二尺一寸,廣一尺一寸,厚二寸五分。
四、塼碇方:
一尺一寸五分厚四寸三分。
五、牛頭塼:
長一尺三寸,廣六寸五分,一壁厚二寸五分,一壁厚二寸二分。六、走趄(音:ju)塼:
長一尺二寸,面廣五寸五分,底廣六寸,厚二寸。
七、趄條塼:
面一長尺一寸五分,底長一尺二寸,廣六寸,厚二寸。
八、鎭子塼:
方六寸五分厚二寸。
如果按北宋时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7.40厘米计算,《营造法式》中记述的最大的压栏砖尺寸相当于575.4×301.4×68.5mm;使用最多的两种条砖的尺寸则为:356×178×68.5mm;328.8×164.4×54.8mm。在近千年前,能把烧结砖瓦的规格尺寸规定的如此详细,瓦的尺寸标准以“厘”计,一厘仅等于0.274mm,如果误差按三厘讲,其误差也不到1mm,对产品要求的如此严格,足见当时建筑技术之发达。
关于琉璃瓦,“凡造瑠璃瓦等之制药以黄丹、洛河石和铜末,用水调匀(冬月以汤),甬瓦 瓦于背面,鸱兽之类,于安卓露明处(青棍同),并徧浇刷,瓪瓦于仰面内中心(重脣(音:chun,意同唇)瓪瓦仍于背上浇大头,其线道条子瓦浇脣一壁)”。并记述了如何炒制黄丹—即釉料。宫阙琉璃瓦以黄色为主,所以书中所列釉料亦以黄丹为重要原料。
《营造法式》一书中还记述有“青棍瓦”。从前节叙述中可知,在北魏时期的宫殿屋顶瓦上涂有“核桃油”的说法,也许是一种猜测,完全有可能那就是最早的“青棍瓦”。唐时就有“青棍瓦”名称,并在宫殿屋顶上出现有磨光的漆黑色或黑灰色的瓦,就是正规的“青棍瓦”。“青棍瓦等之制,以亁坯用瓦石磨擦(甬瓦 瓦於背,瓪瓦於仰面磨去布纹),用水濕布揩拭,候亁,次以洛河石棍砑(音:ya),次掺滑石末令匀(用荼土棍者准先掺荼土,次以石棍砑)”。足见青棍瓦制作要求之细腻。至此可看出:3100多年来,中国人都非常注意和讲究烧结砖瓦的装饰功能。从使用还原法烧制青砖青瓦;瓦当、滴水的各种饰纹、图案、花样;特别是画像砖所表现的世界;到烧制琉璃砖瓦,青棍瓦,无一不是向人们传述着烧结砖瓦的文化和表现力。
对于码窑和焙烧技术,《营造法式》书中亦有详细记述。“素白窑前一日装窑,次日下火烧变,又次日上水窨(音:xun),更三日开候冷透,及七日出窑。青辊窑(装窑烧变出窑日分准上法)先烧芟(音:shan)草[荼土辊者止于曝露内搭带烧变,不用柴草、羊屎、油籸(音:shen,渣也)],次篙草、松柏柴、羊屎、麻籸、浓油、盖罨(音:yan,覆盖),不令透烟。”“琉璃窑前一日装窑,次日下火烧变,三日开窑,火候冷至第五日出窑。”至于烧砖窑的尺寸和施工,书中也曾介绍。“凡垒窑用长一尺二寸、广六寸、厚二寸条砖平垒,并窑门、子门、窑床踏外围道皆并二砌,其窑池下面作峨眉垒砌,承重上侧,使暗突出烟。”就到现在,若按书中所记述的尺寸,也完全可建起一烧青砖瓦的“馒头”窑。
《营造法式》一书是北宋政府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的“规范”,主要总结历来匠师世代相传行之有效的经验。这卷窑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烧结砖瓦的技术水平,对于研究宋代建筑材料,乃至古代建筑材料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纵观《营造法式》,其内容有几大特点:
第一,制定和采用模数制。书中详细说明了“材份制”,“材”的高度分为15“分”,而以10“分“为其厚。这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模数制的文字记载。
第二,设计的灵活性。各种制度虽都有严格规定,但未规定组群建筑的布局和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寸,各种制度的条文下亦往往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因此设计人可按具体条件,在总原则下,对构件的比例尺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第三,总结了大量技术经验。叙述了砖、瓦、琉璃的配料和烧制方法以及各种彩画颜料的配色方法。
第四,装饰与结构的统一。该书对石作、砖作、小木作、彩画作等都有详细的条文和图样,柱、梁、斗拱等构件在规定它们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大小、构造方法的同时,也规定了它们的艺术加工方法。
《营造法式》在北宋刊行的最具现实意义的是严格的工料限定。该书是王安石执政期间制订的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以杜绝腐败的贪污现象。因此书中以大量篇幅叙述工限和料例。例如对计算劳动定额,首先按四季日的长短分中工(春、秋)、长工(夏)和短工(冬)。工值以中工为准,长短工各减和增10%,军工和雇工亦有不同定额。其次,对每一工种的构件,按照等级、大小和质量要求——如运输远近距离,水流的顺流或逆流,加工的木材的软硬等,都规定了工值的计算方法。下图为商务印书馆据陶本缩小影印成《万有文库》本(1954年重印为普及本)中关于砖瓦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