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建在从宋庄美术馆到艺术家工作室的必经之路上,整个围墙暴露在公众视野里,所以围墙实际上是一个“公共空间”,因此必须把这围墙做成一个景,由于当时有两个要求,一是这个艺术园区大量的房子是用灰砖和红砖盖的,因此业主希望使用红砖和灰砖作围墙的材料,好与周围的房子产生一种协调关系,二是需要围墙包含一些使用功能,诸如露天厕所,仓库,狗窝等等。砌成的时候,红飘带墙在上午、中午、傍晚不同的光线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很好看。
曲线红墙在直线灰墙中穿来穿去,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功能空间,就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了,就是说立体化和多空间使这个“围墙”变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建筑”。然后就是灰墙上的花墙处理,当然直接来自传统的花墙——象园林里的花墙和花窗处理,但在这里的意义是,镂空的花墙又让这些功能空间与围墙之内的院子有了一种联系。
设计师在设计时把灰砖和红砖作为独立性格的材料来对待,各自具备完整的形态,只有在它们需要交结为某一使用功能时才相交。这两片墙分分合合在一起时,才是完整的围墙。
墙和直墙交接处用了简单的办法,在连续的高的灰墙上留出空隙,让矮的红墙钻来钻去,弧墙和直墙实际上是脱开的,留了人钻不进去的空隙。最困难的是弧墙本身除了前后弧还要上下弧,在花池钻出去的地方是露天厕所,突然变高,水平距离又短,设计师和业主对砌出来的平滑度总不满意,来来回回的改了四、五次。设计的时候还想在弧墙上留渐变的花洞,难度太大放弃了。
为了保留了砖的质感和墙的整体感,在后来装修围墙里面的空间时,所有可以看到的墙上都没有放任何其它材质的门,门都藏在里面,让弯弯曲曲的墙没有任何其他干扰因素,这是它看起来很平和很纯粹的原因,可进到每一个空间里,会发现每一个空间又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