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省住建厅去年发起的“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希望从2000年以后的建筑中寻找能够代表岭南风格的优秀作品,传承岭南建筑文化。这次评选中,广州有30项作品上榜,何镜堂院士带领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举拿下了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的两项金奖。
何镜堂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改造后的工作室内部采光一流。
华工五山校区松花江路14号-37号历史建筑群旧貌。
改造后的建筑引入岭南园林特色。
改造后的建筑群与周边保持统一风格,80年前的红瓦和现代的植物屋顶融为一体。
何镜堂:1938年出生于东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他设计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让他享誉全球。
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文化传统,孕育了疏朗明快、清晰可辨的岭南建筑风格,一度在国内建筑界独领风骚。然而进入新世纪,当玻璃幕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愈发成熟的时候,岭南建筑风格似乎迷失了方向。
广东省住建厅去年发起的“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希望从2000年以后的建筑中寻找能够代表岭南风格的优秀作品,传承岭南建筑文化。这次评选中,广州有30项作品上榜,何镜堂院士带领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举拿下了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的两项金奖。
孕育岭南建筑风格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如何避免优秀的岭南建筑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被破坏拆除?在新的建造技术和现代建筑风格影响下,岭南建筑在未来发展中究竟有没有立足空间?带着这些问题,南都记者走访了岭南建筑著名设计师和保护专家,追问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80年前,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们的居所。但如同中国大多数顶着文化保护头衔的废旧建筑一样,在相当长时期里,这里缺乏维护修缮,一度是白蚁侵蚀、青苔遍布的凋零景象。
从2005年起,岭南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带领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这一街区10栋废旧建筑进行三期改造。如今,这里变身为建筑设计院培养博士生的工作室———一个通透别致、鱼跃水流的“玻璃别墅”,既有岭南园林的幽静惬意,又具备现代工作室所有服务功能。如此“大手术”变身,街区风貌、肌理却没有变———屋顶上的那片瓦还是80年前的。
近日,这个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的改造建筑,在广东省举办的“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中,一举夺得“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该奖项的另一个金奖也被华工团队包揽———“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工程”。
评委们认为,这两个改造项目规模都很小,但可以作为废旧历史建筑保护和更新成果的很好典范。
探访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松花江路14号-37号
名教授居所一度腐烂空置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室位于华南理工大学松花江路上。这里是华工教工宿舍区,从国立中山大学时期起,这里都是教授们居住聚集地。何镜堂院士告诉记者,他自己的家就在相距不到100米处。
工作室整个街区分南北两排建筑,实际上,建筑时间并不一样,北面六栋坡顶红瓦黄墙别墅建于上世纪30年代,曾是国立中山大学一二级教授的居住区,南面4栋两层高的平顶一梯两户独立式住宅则建于上世纪70年代,也同样居住过一批名教师。
上世纪末,这一街区被划入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其实修缮并没有跟上。何镜堂告诉记者,早期的6栋建筑由于是砖木结构,在白蚁蛀蚀下,木材腐烂,另4栋建筑楼板虽是钢筋混凝土,但也是靠砖来承重,有些已成危房,“有几栋建筑被当成杂物间和环卫工人的临时居住用房,但大多数房子都在空置,日日经过此地,看到这样腐烂空置真是觉得好可惜!但这是历史文化保护区,大家也不敢随便动。”
2004年,华工建筑设计院面临办公场所日益逼仄的难题,何镜堂向学校提出了想法,不如由设计院来改造这片旧房子,以后作为设计院的工作室和培养博士生的人才基地,校方采纳了这一建议。2005年起,华工建筑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开始进入这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宅子里,一点一滴地改造,这一改造就持续了六年,如今还在进行中。
是保护还是破坏曾有争议
修缮改造的过程并不顺风顺水,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争议。
当设计人员把屋顶的红瓦一片片拆卸下来,一些老教授愤怒地向校方抗议,有人在拆文化保护区的老房子!“其实我们并没有拆房子,把红瓦片拆下就是为了重新装上去。”何镜堂笑道。
文化保护区的优秀历史建筑,不是文物,但同样承载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信息,同样值得尊重,绝非“一拆了之”,这是何镜堂和他的团队的态度。但如何保护性地改造,却需要设计人员们费脑筋了。
团队提交的方案是尽可能保持其原貌、外形、肌理,但建筑内要能为现代的工作室使用,“既要保护又要再生”,这在具体设计上策略就是:保留街区原有建筑布局、嵌入少量的新建筑模块满足新功能需求,增加园林景观作改造的点睛之笔。
自然,砖木墙体已经不能顺应时代需求了,需要拆掉,但黄墙红瓦的外观不变,所以要把屋顶瓦片全部揭开,再重新铺回去。
如今走进这个占地不到2000平方米的院落,可以看到的已是个运用各种现代材料装饰出的空间,铝合金板、透明玻璃、旋转回梯,墙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面积玻璃采用使得空间通透,铝合金材料的连廊则将整个建筑群连接起来。尽管面积不大,但工作室的功能齐全,4栋独立式两层洋房主要作办公室,3栋一层的独立式别墅则作为资料室、餐厅、图书馆等。
何镜堂说,重新布局后整个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拓展,每个办公区都有一个交流讨论的公共区域,而如果仔细走完整个院落的所有角落,可能要花上近两个小时。
不过,如果是从天台俯瞰整个庭院,则又是另一番风景,重新铺上去的红瓦和粉刷过的土黄墙体,保留着整个建筑原有的古朴气息,与周边的校园环境融为一体。
岭南园林意境的重塑
32号楼的二楼天台,是何镜堂院士最喜爱的一角。“天气好的时候,我会捧杯茶来天台这里坐坐,这个角落看整个院落的风景最佳。”何镜堂告诉记者。确实,从这个角度,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工作室的全貌,庭院中央,鱼儿跃动,丹桂飘香,这个精心营造的岭南园林,是何镜堂对整个工作室改造感觉最得意之处。
一辈子与岭南建筑打交道的何镜堂希望把岭南园林那种“通透”、“幽静”、“隐约”的味道引入这个改造后的工作室。
在屋顶,设计人员引入了一种叫“针叶佛甲草”的植物,这种植物的妙处在于不需要浇水但一年四季常绿,而且起到非常好的屋顶隔热效果。
在院落的中庭,设计人员保留了原有的大乔木,在庭院中点缀了各类果树和景观树种,丹桂、鸡蛋花、芭蕉……当然整个园林景观的点睛之笔是围绕庭院的锦鲤池,坐在中庭的玻璃房会议室,整个庭院景观一览无遗。
各种园林景观的设置还有一个妙处在于营造出整个院落的层次感。中庭新增加了两个玻璃会议室,会议室都采用玻璃材料,通透采光,但却不是毫无障碍的直通,院落里错落的花草遮拦,保持了会议室一定的隐私空间。“这种隐隐约约的效果体现岭南园林小中见大的特点,同时也使整个园林更加具有层次感。”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郑少鹏解释道。
“这里是出中国馆的地方”
整个中庭的改造大概是花费创作团队最多心思的地方,2005年、2010年、2011年,团队分三个阶段对这一废旧历史建筑进行改造,事实上改进一直都没停下来。
团队设计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团队本身就在这里上班,朝夕相对,每个细节自然都要抠到极致,光中庭地面的各种标高就修改了无数次。后期的软装方面,比如地毯的选择,开始秘书买的是红色地毯,何院士看着觉得很不和谐,于是又让全部换了一批。
改造后的这一街区,如今已成为一个具有岭南风情且具备现代功能的工作室,与周围环境又能有机融为一体,多位建筑界的同行踏足于此,无不“羡慕嫉妒恨”。“舒适、”“幽雅”是被提及最多的赞誉之辞,这让设计团队成员颇感自豪。何镜堂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井喷,获奖无数,如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都是在这里完成的。这与工作室舒适安静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曾有人打趣这一改造后的建筑,“看,这里就是出中国馆的地方”。
■对话
何镜堂:不是所有改造都要大拆大建
谈感受建筑人性化才更有生命力
南都:你设计获奖的建筑作品无数,但这次获奖的却是自己的工作室,感受会不会有所不同?
何镜堂:大体都一样,但也有不一样的感受,过去的建筑都是为别人做,这次是我们自己的工作室,有更深的体会,感觉更亲切。2005年首期修缮改造完成,我们的工作团队就搬进来,边进驻边调整,一直持续到2011年第三期的改造,只要觉得不合适就改,现在这里是个非常舒服的工作环境。建筑首先是给人用,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是真正人性化的,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我们更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谈改造保持传统又发展现代功能最难
南都:整个工作室改造过程最难的是什么?
何镜堂:如何既保持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肌理、样貌,又与现代化的功能结合起来。我是不赞成大拆大建的,也不是所有改造都要大拆大建,现在广州稍微有点历史的建筑都在拆,我觉得我们对历史建筑应该有个尊重的态度,这种尊重是既要保护它又要让它再生。
像这10栋建筑,它其实不是文物建筑,但它同样承载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已成为业界共识,但保护的方法和方式却需要建筑师发挥其聪明才智。我跟博士生也这样讲,对待历史街区,我们要保持三个“性”:历史建筑的原真性,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历史传统特色的延续性。但我们保护它,是为了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所用,比如它以前都是用木头作墙体,从承重到保养都不能适应现代需要,我们就要对其改造。
谈保护误区保护不是全部不动,也不是照搬构件
南都:你认为我们现在对岭南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存在有哪些误区?
何镜堂:一种是一谈到保护就全部不动,我们改造过程中也有人担心,这么大的变动这个建筑还是原来的吗?但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文物保护是不一样的,文物建筑要恢复回原貌,会有很多限制,对于文化历史街区我们更多是应该保留其整体风貌,首先它和周围要和谐,其实只要去欧洲看看就明白,罗马、巴黎很多老房子都是采用这种改造方式。
另一种就是生搬硬套。现在一谈到岭南建筑,人们就想到陈家祠、中山纪念堂,但你要是照搬过来,肯定不行,这些都是清代的东西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适应当代生活的岭南建筑,现在很多古旧建筑的改造,就是把镬耳、山墙这些传统符号、构件照搬过来,就觉得是“岭南”了,但文化的延伸不是表面符号的延伸,也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制。
谈当代岭南建筑用现代材料技术建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
南都:你认为适应当代生活的岭南建筑应该是怎么样的?
何镜堂:什么叫岭南文化的特色?一方面,岭南文化是多元的,不仅有海洋文化也有中原文化,不仅有中西结合,也有南北结合,另一方面,岭南文化讲究务实、实在、实干,从不夸夸其谈,所以,岭南建筑向来非常注重如何让建筑的空间和生活习惯融合起来。
岭南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和气候的结合,岭南气候湿热,所以建筑上衍生出很多满足隔热、通风、遮阳、防雨等功能设计。我们说陈家祠是老一代岭南建筑的代表,现在我们要发展的是当代岭南建筑,当代的岭南建筑同样也要适应岭南气候,也要解决通透、通风、隔热、防潮这些问题。
和以前不同的是,我们现在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你可以看到我们改造后的这个建筑,采光非常好,因为运用了不少玻璃材料,现在回南天,我们这里却一点都不潮湿。屋顶我们种植了佛甲草,这是一种一年四季都不用浇水的植物,但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隔热效果,这些都是现代新型材料的运用,但其原有的风貌和肌理我们却没有变。
还有岭南园林的构建,原有的建筑是没有这个空间的,我们开辟出了水池,构建庭院小径,营造出小院落的感觉,虚实结合,置身其中,你会感觉非常通透、开放、幽静、舒适,一点都不封闭,这就是岭南建筑的特点,我们现在依然在用。
谈评奖关注社会大多数才有现实意义
南都:你怎么看这次评奖的意义?
何镜堂:我觉得这次评优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基本知道当代岭南建筑是什么方向。其实获奖的这两个项目都很小规模,但也许能告诉你怎么来延伸我们的传统历史文化。
还有一点是,我一向主张作品应该关注社会、关注大多数,我们在解放中路做的旧房改造就是这样,这种维修改造方式比拆迁补偿要更受老百姓欢迎。你可以看到,这次专家没有评出什么豪宅,评出的作品都是与当地有实实在在的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