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中华远古原始文明与烧结砖发祥

   日期:2016-01-20     浏览:470    
核心提示:前—节讲到的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域仰韶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等的发掘中,使我们看到中华砖瓦的萌发与起源。可以说烧结砖的雏形是父系时代的产物。

前—节讲到的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广大地域仰韶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等的发掘中,使我们看到中华砖瓦的萌发与起源。经过对实物的科学测定,在距今七千三百年前传说中的三皇时代里,各个不同氏族的先古居民们,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漠北岭南的广袤大地上 发展自己的文化,与大自然作斗争,在文化与经济上相互影响,在各自利益上也相互冲突,以至于融合和部分融合,努力创建着原始的初级文明。前节讲到的地下发掘遗物和古有的神话传说,给我们留下可贵的可供研究的痕迹。从 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居住在东方的居民,历史上统称 “夷族”,以“蛇”或“龙”为图腾;居住在南方的统称为 “蛮族”,俗称“九头黎”,以狂兽为图腾;居住在西方和北方的统称为“狄族”、“戎族”,以“白犬”为图腾;炎帝族 居住在中部地区,以牛为图腾;黄帝族原来居住在西北方,过着游牧生活,后来打败了最早进入北方的“九黎族”、炎帝族,逐渐在中部地区定居下来,后来又联合炎帝族,经过中原逐鹿的三次大战,打败了蚩尤,在中部定居下来(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说中有许多文化创造 [诸如,坚石作兵器,走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作冠冕, 分等级,辩医道,创《内经》;嫘祖(黄帝正妻)发明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宁封子制陶等等。从而古代学者将黄帝前两千多年的一切文化创造都推原到黄帝,承认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从此掲开了中华大一统的序幕。在原始社会里,正如《礼记•礼运篇》描述的那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观其亲,不独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所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过着安静祥和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从而出现了尧、舜、禹三代“禅让”制。

文化是对愚昧的否定,文明是对野蛮的否定。然而古人类要摆脱愚昧的桎梏,走出蛮荒,在漫长的原始公社里,在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力素质低下,生产水平极度落后的母系时代的惨淡岁月,其文化创造既有维系生存的必然要求,又面临着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据《淮南子•览冥训》 言,中华大地曾经历过“四极废,九州裂,天地兼覆,地不同载,火艦(音jiti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一次大灾难。当然,就有了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神话了。据推测,这个历史阶段可能发生在上古伏羲时代。古史说:“女娲是伏羲女弟,始作笙簧,又制嫁娶之礼,同姓代者不相婚配。”说明中华古人类早在三皇时期的伏羲时代,在一次大水灾之后,就增进了对天文地理的认识,出现了“伏羲八卦”的阴阳观,从游牧进入神农时代的农耕产食经济。随着时代的推移演进,家庭的出现,割断了母系氏族社会的脐带,进入了父系社会。

这无疑使原始社会又进了一步。居室建筑成为当时人们告別群居的一个象征,男女分工开始出现。椐传说,当时制陶就由女人负责,在仰韶文化层的女人墓葬里常见陶器陪葬品,而男人则没有。黄帝时期出现了文字,“専”字 就是妇女用于纺织的陶“纺锤”。例如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 仰韶文化层东西约560米、南北约800米,遗址中有长方形 的半地穴式土坑,四面有壁,许多小屋互相接连,形成一 个村落,足以说明家庭的产生。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粟物, 猪、马、牛的骨骼断定,农业产食经济代替了采食经济。手 工业以制陶为主,西阴村遗址发现的精美陶片达上万片之 多。那么,就是在这一历史时代,南方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层中发现距今六千四百年的“红烧土块”和“红烧陶块”。

这种原始意义的砖,并用于铺地、做室外散水就不算奇怪了。可以说烧结砖的雏形是父系时代的产物。

伏羲到轩辕的近两千年(椐推测),人类社会进入了父系时代,家庭的产生,私有观念处干胚胎状态,阶级社会体制从等级社会体制的母体中经历漫长的孕育到剥离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遗产制度以私有制为前提,而私有制则 是随着交换的出现而产生的”(《列宁全集》第一卷,133页)。 从对公元前4800〜前4300年的半坡遗址中晚期和甘肃临洮 马家窑遗址(公元前3300〜前2050年)的发掘,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载:“半坡遗址有公共墓地,埋葬本氏族死者,死 者一般是仰身葬,带有殉葬物,主要是陶器等日常生活所 用的器皿,也有一些装饰品。还有一些死者是俯身葬,却没有带殉葬物。这是死者身份不同的表示。春秋时晋国大夫子犯说,仰的人叫做‘得天’,俯的人叫做‘伏其罪’(《左 传•喜公二十八年》)。術身人是罪人,奴隶是被看作罪人的。”(龙山文化时,这种墓葬习俗较为普遍)以家庭为单元的私有制遗产制的产生,阶级的萌发,氏族部落的相互影响与冲突,导致尧舜禹三代“禅让”的解体,从而,阶级社会婴儿随着夏启袭位,便降临人间。“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正如范注《春秋•礼运篇》说:“今大道既隐(原始公社制度解体),天下为家(变公有为私有),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财产私有),大人世及以为礼(子孙继位,认为当然),城廓沟池以为国(保护财产),礼仪以为纪(制定礼教和法律),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阶级制度),以立田里(划分疆界、土地私有),以贤勇知(养武人谋士作爪牙),以功为己(谋个人利益),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争夺及革命不可避免),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统治阶级的圣人)……是谓小康。”中华社会步入了文明,锦溪砖瓦博物馆现存那块从昆山市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红烧土墙上取下的号称“中华第一砖”的砖块,据考证,出现于五千年前后,还有浙江余杭莫角山遗址发现的正方、长方体的烧结砖,应算得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产物。要说,把双墩文化层和大溪文化层的“红烧陶块”界定为文化意义的“砖”的话,那么,浙江余杭莫角山和上海福泉山遗址发现的正方、长方体的烧结砖与“中华第一砖”就是文明意义的“砖”了。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