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秦始皇兵马俑的设计者是谁?

   日期:2016-03-01     浏览:443    
核心提示: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大面积,除了史料简单记载的封土堆地下陵寝和史无记载而今发掘的三坑兵马俑地下建筑外,还有些什么地下建筑及陪葬珍宝,至今仍是一个谜。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设计者,则在本文中会知悉一二,向您解开秘密。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大面积,除了史料简单记载的封土堆地下陵寝和史无记载而今发掘的三坑兵马俑地下建筑外,还有些什么地下建筑及陪葬珍宝,至今仍是一个谜。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设计者,则在本文中会知悉一二,向您解开秘密。

经考古学界认真细致而又科学的探测,大致圈定了 56.25平方公里范围,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秦皇陵的地下、地面建筑群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洛阳铲下的秦砖宫瓦向世人讲述着封土堆皇城内外便殿、寝殿、食官、茜府、马厩、珍禽异兽饲养场昔日的辉煌与神秘,初步证实了各种史籍零星的推测,使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得出如下断定:根据考古地探、部分发掘和原址保护所知的秦始皇陵的遗址,“可以断定,秦始皇陵园是仿照生前咸阳宫的形制建造的,把地上王国搬于地下高大的封土堆及其地宫是生前咸阳宫的象征;地面上的两重城垣,则是咸阳京师内外城的象征;外城垣东侧的兵马俑坑,是秦地下王国军队的象征;陵封土西侧的车马坑,是宫廷乘舆、出巡狩猎的象征;珍禽异兽坑和跽坐俑坑,象征始皇生前的苑囿;马厩坑则是秦始皇厩苑的象征;寝便殿、食官遗址,是皇帝生前寝宫、休息、饮食之处的象征。总而言之,是一幅逼真的宫城都邑图。”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群,数以亿计精美的砖瓦制品,数以千计的陶雕泥塑,数以百计的青铜兵器,可谓是集中华丧葬文化、青铜文化、烧陶文化及雕塑、绘画、生漆彩绘艺术之大成,是东方文化皇冠上的璀灿明珠,是世界人类文化的瑰宝,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包括古中华知识分子、艺术大匠、刑徒皂隶在内的七十二万之众历经三十八年创造出的惊世骇俗的伟大成果。在世界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伟大工程,倘若没有细致规划的蓝图,没有严密的系统工程指挥,没有严格的艺术标准、制品质量标准,是难以完成的。

历史上有“始皇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深极不可入”(《通考•王礼考十九》引《汉旧仪》)的记载,似乎李斯为设计者。但考其史,秦始皇陵的动工兴建为公元前247年甲寅。时年“五月丙午,王薨(即昭襄王)。太子政立,生十三年矣,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号称仲父”(《资治通鉴•秦纪一》)。据推测,这个时期秦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还没有能力举全国之力动用七十二万刑徒建陵,其主要精力是放在与赵、燕共筑长城北御匈奴。在 始皇走向成熟中,实施远交近攻之策,造吞六国之势。故山修陵是可能的,但人力、物力、财力的初期投入不会太大。当然,陵园的初步设计也可能由具有学识的吕不韦和以李斯为代表的客秦谋士们进行,估计初期不会有太大规模。随着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成功地处理了文信侯吕不韦与太后私通、平定了蕲年宫之乱后,标志着他政治上的成熟。纳茅焦之谏和次年处理李斯《谏逐客书》,更表现 出他政治开明,以明君形象与作为出现在秦的政坛上,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广泛搜罗人才,发展农业,训练军队,采取远交近攻的政治策略,有计划地向东方各国用兵,逐步吞食各国领土,削弱其政治军事实力,取得了很大成功。公元前230年灭了韩,第二年攻破赵国防线,占领了赵都邯郸,赵王降了秦。公元前227年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过程,短短的5年中,秦先后灭了魏、楚、燕、赵,实现了统一六国的愿望。

随着其军事胜利,秦始皇好大喜功的秉性和不可一世的专横逐渐暴露出来,个人贪欲也益加膨胀。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下令:在占领各国都城以后,一定要把各国都城的宫殿绘制成图样,仿其图在国都咸阳修建更多更好的宫殿,先后修了一朝宫、后宫、阿房宫,在骊山大建陵园。除了将战争虏获的美女、珍宝分藏于各宫殿任其享乐外,战俘、刑徒数量也急剧增加,其中不乏能工巧匠。 战争中还收集到各国王室陵园的图样、布局及造陵指挥系统、工匠等等,进一步完善了始皇陵的设计蓝图。“1978年

河北平山县战国时的中山王一号墓,曾出土一块金银错兆域铜版。铜版上用金银镶嵌一幅陵园的平面图布置。图上标明宫垣及各个陵墓的位置,各个建筑的名称、尺寸大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面有中山王的诏书。诏书说:

“王命贝用为逃(兆)乏(法)……”同墓出土的铜方壶铭文“命相邦贝用”。可见战国时一些国家王墓修建都由丞相主持(资料出于《秦始皇陵•兵马俑•铜车马》)。因此可以断定,秦皇陵的设计者是以吕不韦、李斯为首的一大批文人儒士,在建设中不断完善是可能的,与“命相邦贝用” 的史载制度相符。随着战争胜利,财力、人力(俘虏、刑徒)增加,逐步扩大到72万之众。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秦始皇亲政以后,热衷于对外战争和对内建设,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当然也出现建设、督造的专门部门进行管理、督造和供应,加上先秦时期秦季公利用“商鞅变法”时建立起来的“物勒工名”制度从法律上、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保证了“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 的实施。从《睡虎秦墓竹简》有关法律条文看,秦代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每年都要进行考核,奖惩结合,确保产品质量与工期。秦陵出土的砖瓦,许多都有工匠勒名和生产供应单位的陶文。如左(右)司空、左(右)水、都司空、寺水、宫 水、大水、大匠、北寺等。在清理、修复陶俑陶马时,发现俑及马身上有刻画戳印文字,多为陶工名字。目前发现 的名字中,剔除重复者共有80名,如:“宫疆”、“咸阳午”、“栎阳重”、“临晋”、“工路”等。推测这些人应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艺术大师,既是设计雕塑者,又是工艺的指挥和督促者。例如,“宫疆”是宫廷大匠“疆”;“咸阳午”是京都咸阳一个叫“午”的知名艺术家等等。说明这些艺术工匠是从全国征集而来的艺术家而不是褐衣隶皂或刑徒。我们从赏析兵马俑艺术精品中可以辨别出这些大师中不同的 艺术流派。比如:宫廷艺术家的作品,一般都以身材魁伟、浓眉大眼、性格豪放、威武肃穆的关东大汉为素材,较为 模式化,其万变不离宽额头、高颧骨、短鼻梁、厚嘴唇。而来自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则根据地域特点、民族特点、个性特点进行剪裁,多于变化,但写意夸张,对人物刻画,在解剖关系、准确造型、刻画细腻方面,又略逊前者一筹。根据其兵马俑制造的工艺流程,每位大匠师傅需二十人以上的徒弟副手(包括练泥、大样、雏形盘泥、干燥、部件组合、焙烧、清洗、配制染料、上彩、制漆等工序)是不多的。那么,兵马俑工场上将有二千人以上的队伍日夜劳作,其日间场面之宏大,夜间炉火艳天,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恐怕要算是最为壮丽的篇章。真可谓:“成千巧匠施高艺, 南北东西道不同。刻骨铭心抒智慧,雕筋塑体比刀工。日间遥听思乡曲,夜晚欣观窑火红。犹见青鬃迎火啸,八千虎将是英雄。”

 
打赏
 
更多>同类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知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