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有窑体不动,砖坯在窑车上和窑车一同移动的,也有将砖坯码放在固定窑底上而窑身移动的——移动式隧道窑。按窑顶形式分有拱顶的、平顶的隧道窑。窑体宽度也不一致,窄的才1.5 m,宽的有10 m~20 m,甚至更宽。窑室高度矮的只有Im,高的有2m以上,窑体有砌筑的,也有装配式的和砌筑加装配式的。隧道窑工作时都是窑体和砖坯进行相对运动,风从出车端沿窑纵向进入,经冷却带、保温带、焙烧带到预热带转90。,从窑室两侧的哈风口进入烟道排出。在有余热利用系统的隧道窑中,吸收了冷却带、保温带砖体余热的一部分热风也要从窑室两侧的余热哈风口进入余热道送往预热带、窑顶或两侧的送热口进入预热带。用于干燥坯垛,促其升温、脱水后从哈风口排出。这就要求码窑时,不仅在坯垛与窑墙、窑顶之间留有间隙,防止擦褂,还必须在坯垛中留有纵横风道,以利气流畅通。
窑内的火是靠燃烧煤炭产生的,因此,首先应了解煤炭燃烧的特性。
煤炭燃烧特点
实验表明:一个分子量的碳,在足氧状态下燃烧时生成一个分子量的C02,同时发出8050 J的热量;但如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只能生成一个分子量的CO和13 80 J的热量,两者相差5.8倍。
通常所说1 kg标准煤有7 000 kcal的发热量,是指其在足氧状态下燃烧生成的全都是CO2能发出7 000 kcal的热量。如果是在缺氧状态下燃烧,生成的全都是CO,则只能发出约1 200 kcal的热量。
实际生产中,完全足氧状态下燃烧和完全缺氧状态下燃烧的情况都不存在,隧道窑的目标是尽可能让煤炭充分接触空气,足氧燃烧释放更多的热量。
蜂窝煤有十几个孔洞,以及火力发电厂要把煤炭打成煤粉和空气一同喷入炉膛(燃烧室),都是为了让煤炭尽可能多的接触空气,足氧燃烧发出更多的热量。
再说火的特性:一是由于热风体轻上浮,所以火焰总是向上烧的,容易造成窑内面火快,底火慢,情况严重时,火势相差Sm—6m,造成底部砖欠火,顶部砖过烧;二是火有一个向中间集中的特性,窑车上燃烧的坯垛往往是中间温度高,两侧温度低,形成中火快、边火慢,相差好几米,结果是中部砖烧好了,边部砖就欠火甚至出生砖;边部砖烧好了,中部砖就过烧,甚至烧焦。这是因为:在高温焙烧带砖坯的温度高达900℃左右,甚至超过1000℃,两侧窑墙的温度也少不了多少,砖坯有内燃煤加热,而窑墙只能靠“抢夺”坯垛两侧
砖坯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加上(从坯垛两侧与窑墙不得不留出较宽的间隙中通过的)大量的风带走的热量,两边的砖坯就升温困难了。
这就需要我们码窑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例如,给坯垛顶部增加点风的阻力,尽力使底部坯垛风道畅通;坯垛中部也留出和两侧一样的拉缝,让坯垛中部也通过同样多的风,带走同样的热量和适当减少坯垛中部砖坯数量,这样既减少了坯垛中部的内燃煤数量,又
让风带走一定的热量,减缓中部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