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闸:风闸,常叫哈风闸,是窑炉的风门,用以控制窑内的风量、风压和窑内各部位风力的大小以及排出烟气、控制窑内气流运动的方向,并充分利用废气余热来干燥和预热砖坯,调节断面温差。根据火情正确使用风闸是烧窑工的主要工作手段,也是提高产量、保证质量、降低煤耗的关键。
通常有两种用闸形式:
其一是近低远高的顺阶梯闸:以距离焙烧带最近的一个闸叫首闸或近闸,提得最矮,以后各闸依次升高,末闸(远闸)最高。其优点是可防止首闸放走太多的高温烟气,充分利用烟热,使预热带升温平稳,焙烧带抽力平衡,火速快而均匀。尤其可加快底火,增加产量。其缺点是废烟气的流程较长,不断降温增湿,.当到达预热带前端时温度更低,相对湿度更大。这是因为空气的饱和湿度随温度的下降而迅速减小,一旦气流达到湿饱和状态还会使刚进入预热带的温度较低的砖坯,特别是下面几层砖坯产生凝露、吸潮、软化、散架、坍塌。为此,应经常查明预热带前端气流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对入窑时残余水分过高的砖坯应慎用此闸。
其二是中闸的闸提得最高而前后各闸都依次降低的桥形闸。由于离提中闸,可以把大量蒸发水汽的预热带中段的高湿烟气就近提前排出,只让窑室上部较干燥的烟气继续前进,以减轻预热带前端砖坯产生凝露吸潮的危险。其升温平缓,有利于提高质量。在使用烟卤抽风时,由于烟气温度较高,有利于增加烟卤抽力。但其预热效果不如梯形闸,火行速度也较慢。如把近、中闸提得太高,远闸又偏矮,还将造成中下部砖坯预热不够,急剧升温后,可能产生裂纹或爆坯,应予特别注意。
调整风闸时应注意:必须先提后落,稳提稳落,循序渐进,切忌陡升陡降,以免气流急剧波动。首闸应在距焙烧带前火5~7排时完全关闭,即“隔门落闸”,正常焙烧用闸5~6个。
正确的用闸表现为:焙烧排数恒定,整个坯垛断面火度均匀,火色基本一致,火行平稳。 如出现上部火快、底火慢,应加高远闸,以加速底火前进,即所谓“远闸低风”。
如出现上部火弱,后火又迅速清底,说明首闸太高,把焙烧带的火抽跑了,并使焙烧带两侧火速快慢不一和哈风口前面的坯垛预热困难,火速减慢,甚至预热带无热可用,无法预热,应适当调整首闸和第二闸,但严禁近闸高吊。
在隧道窑,当两侧火行速度不一致时,应加高慢边远闸,促其赶上。
轮窑弯道的用闸方法:在轮窑的弯道上,气流沿外墙所走的路程要比沿内墙所走的路程多xB(B是窑室宽度),抽力也是内强外弱,除在码窑时应按内密外稀的原则调整坯垛的阻力外,焙烧用闸也应努力使断面火势沿扇面均匀前进,并使断面温度保持一致。
在弯道上,只有首闸专抽火,其余各闸抽力多指向内弯。所以在弯道上应适当近用首闸,强抽外火,以提高外弯火速。办法是:焙烧上弯以前,按正常用闸,当焙烧带前火走到图21中的线2,即距1#闸3~4排时才将1#闸关死,此时2#闸最高,并随火的前进逐渐加高3#闸,同步下降9#闸,还应在其前方多提1-—2个闸。当前火已过45。弯到达线3时,关死2#闸,然后逐渐降低3#闸,前火绕过弯道顶端即越过线4后,关闭q#闸,并恢复正常用闸。
在弯道上的气流要转弯,阻力增大,故用闸高度应大于直窑段。加煤时,上弯前应重烧外火,下弯时重烧内火,均应同时补烧内火的后火,以保持扇面进排和不出欠火砖。把其称为“攻外保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