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节城区,中山路和百花山附近,两栋建筑安静地坐落在闹市之中,与周围的高楼大厦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显得有些萧条,可就是这两座在城市中毫不起眼的小楼,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们,不仅曾是状元达官的府邸,还是毕节教会的早期传教之所,同时也是毕节红色文化遗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整治部旧址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展厅
博物馆里唯一一栋保持原貌的古建筑
“红军在黔西北”展厅一角
官贵府邸 福音场所
毕节市博物馆(百花山馆)也叫“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是毕节有红色文化底蕴的建筑之一,对于这座建筑,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知道其深厚的革命文化,却不知道它还有更加丰富的历史内涵与建筑文化。
在该馆的门前,一排朱红的门楼挺立,门楼为双层建构,以朱红为主的标准木屋,楼顶的瓦片已经被岁月冲刷成深褐色。穿过通道,到达中心花园,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其中椭圆窗棂上的雕花,以及门庭等,与门楼的中式建筑风格显现出明显的变化。内部楼房是青砖青瓦房,包括了礼拜堂,福音堂等,同样,这些建筑的墙壁表面被风雨不断侵蚀后的细小洞孔,显示出了岁月洗刷的痕迹,但与门楼相比,它们又显得年轻了许多。
毕节市博物馆解说员萧春介绍,根据上辈老人们的口传,现在的博物馆应该是位于清代官员张鹏视家府邸。据传,这片建筑在最初修建时,面积远比现在大很多,共有13座楼房,面积上万,随着其家败落后,家人也无法继续维持其庞大的“家业”,因此其中大部分建筑被周围人修建房屋所占。
后来,随着传教士进入毕节,张鹏视的后人在民国12年将所留下的4栋楼房售卖给当时的基督教会,该会内地会属女执事会传教士苏宽仁等又在其址上新建,一直到民国16年才竣工,风格采用中西合璧,这些风格的建筑现在依然很清晰。建成后的房楼成了毕节城区的第一个福音堂,作为当时的传教之用。1936年2月,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进驻到基督教徒,将其作为临时的办公场所,又再次给这座建筑增添了一层新的含义与韵味。
红军长征 红色记忆传唱地
据资料记载,1934年,中国革命陷入到了水深火热的处境,在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围剿之下,开始长了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1936年,长征途中的红二六军团进入毕节境内,经过黔西、大定(大方)、毕节(七星关区),并在2月17日将同年2月7日在大方所创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到毕节城区,进驻到基督教堂。当时贺龙、任弼时等主要领导的办公、会议、住宿等也在此。
红军长征进入毕节期间,当时的条件极为困苦,但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还是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其中包括2月18日的将军山之战,当时国民党万耀煌部突破红十八师黄河、沙坝(大方南郊)防线,占领了大定县城,准备由将军山进攻毕节。19日,红六军团长肖克指挥了威震全贵州的将军山战役,消灭了国民党部队万耀煌纵队的先锋尖兵营,毙敌100多人,俘300多人,缴获轻机枪9挺,步枪300多支。
此外,还有乌蒙山回旋战,猫场战役等, 这一系列的战役都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为红二、六军团树立了良好作战形象,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播撒革命火种 传递红色文化
与“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一样,“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整治部旧址”也是毕节市博物馆馆址。关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整治部旧址”,也有着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萧春称,据老一辈人介绍,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整治部旧址”之前,是基督教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教堂,建于民国15年,面积900多平米。而在此之前,它是一位名为刘殿英的状元府邸,这一点亦没有得到考证。其建筑完全按照中式风格,均为木质,歇山式屋顶。临大街的大门楣额上刻着萧克将军题写的旧址名。
1936年,随着红军进入毕节,红六军团政治委员王振、政治部主任夏曦所率六军团直属机关及十六师在中共毕节地下组织的策应下占领毕节,进驻安息会。随后,为毕节的的革命宣传、开展武装斗争等作出巨大贡献。其中,周素园、秦天真、林青等,为贵州的红色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也就是在这里,为进一步播撒革命火种打下了坚实基础,让革命的光芒进一步照射到整个乌蒙山区,为红军的下一步转移作了铺垫,也给后人进一步学习和继承红色文化留下一笔光辉财富。
在长征后的几十年中,两座建筑便一直安静地见证毕节的解放和发展。直到1986年6月,该地址成为了地区博物馆,作为“毕节地区历史文物陈列”和临时性展出。此后便长期开放,成为宣传红色文化、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窗口,特别是帮助青少年认识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毕节新博物馆的修建,该地址的大量文物随着搬迁。但是,其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仍然存在,这两座建筑依然蕴含着毕节的革命文化和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