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发改委《“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和《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法规文件,进一步加大依法推进墙改工作的力度,大力发展利废、节能、环保、节地的新型墙体材料,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全省墙材革新工作呈现出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新型墙材累计生产量749.76亿块标砖,累计节约土地12.37万亩(按挖地深2米计算),节约能源464.85万吨标煤,减少SO2排放量11.62万吨。2011年~2015年,墙体材料产量年均增长8.45%,新墙材产量年均增长11.84%。
取得的成绩
云南省为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高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人均耕地较少,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同时,云南省又是资源大省,工业生产产生的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等工业废渣大量堆积,占用了大片土地,污染水源和环境。此外,云南省还是地震多发省份,全省处于6度烈度以上地震区,其中84%为7度以上的高烈度抗震设防区。云南省作为生态旅游大省,生态环境却十分脆弱,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此,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墙材革新工作作为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改善和优化建筑物性能的绿色产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基于此,云南省十分重视墙材革新工作。“十二五”期间,随着《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的颁布实施,云南省墙材革新工作进入了依法推进的快车道,全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
一是社会舆论氛围日渐浓厚。2010年6月1日,《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正式颁布实行。从2010年开始,云南省将每年的6月份定为全省《条例》宣传月,至今已开展了6年。为了确保《条例》宣传月的效果,每年省墙办都要专门下达宣传月活动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条例》进行统一部署,对开展宣传月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市)县(区)墙办也会根据省墙办通知要求,成立专门组织、划拨专门经费、统一组织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级墙改办通过悬挂标语、出动宣传车辆、摆放展板、新墙材产品展示、发放《条例》及墙改相关资料、发放宣传礼品、接受现场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同时,部分州(市)也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网络、短信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确保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条例》进一步深入人心,直到家喻户晓,营造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关心墙改、支持墙改、重视墙改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此外,云南省还通过与《中国墙改与节能》、《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全国墙材革新工作委员会网》、《云南墙改网》、《云南墙材革新网》、云南省工信委《工作要情》、《建材发展导向》等网站、报纸及杂志的合作,全面、广泛、深入地宣传云南墙材革新工作。2015年,云南省先后投入近30万元,组织编写或印刷了《产品标准规范规程选编(板类)》、《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资料汇编》、《产品标准规范规程选编(砖/砌块类)》、《云南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政策法规资料汇编》、《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使用手册》、《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等宣传资料,免费下发到各州市墙改办、各相关职能部门、新墙材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以及有需求的民众手中,对宣传、推广、使用新墙材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广泛深入的宣传,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得到了改变,社会各界对墙材革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推动墙材革新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善。“十二五”期间是云南省法规体系建设从起步到完善的快速发展期。自2010年6月1日《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先后制定了《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考核评分标准》、《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要求》、《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申请表》、《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工作流程》等文件,先后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告》(第13号)和云墙改〔2010〕14号文件印发,进一步完善了《条例》法规体系、夯实了依法行政的基础、规范了产品认定程序、提高了管理部门及企业对墙材革新工作的认识、确保了包括认定工作在内的墙材革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5年7月31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5〕21号)和《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行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办发〔2015〕13号)的要求,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了云南省工信委等10个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其中,明确云南省墙改办涵盖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检查、行政确认、其他权力等6个方面共10项权、责清单,为依法推进墙材革新进一步明确了依据。截至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从国家到地方,从“战略”到“战术”等多个层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文件,有力地保障和支撑了云南省墙材革新工作。
三是墙改工作机构基本健全。“十二五”期间,随着墙改工作的不断推进,云南省16个州(市)已全部建立健全了墙材革新工作机构,全省县(区)建立墙材革新机构比例也不断上升,截止到2015年年初全省有近50个县(区)建立了专职或兼职墙改机构,占全省县(区)总数的38%,比“十一五”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全省墙改机构的不断扩充和完善,有效地推进了全省墙材革新工作由州(市)向县(区)拓展推进的步伐,为全省墙体革新工作向乡镇和农村推进打牢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四是新墙材产业结构和新墙材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完善。过去5年,云南省新墙材企业规模品质不断提升、产品产能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进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完善,基本适应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满足了云南省建筑市场的需要。“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建成投产的加气混凝土企业只有7家,分布在昆明、曲靖、玉溪、版纳4个州(市),产能仅有145万m3/年,加气混凝土产能仅占新墙材产能的23%(按认定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加气混凝土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建成投产的加气混凝土企业达75家,产能接近1910万m3/年,加气混凝土产能占新墙材产能达40.04%(按认定数据统计),比“十一五”提升了17个百分点。加气混凝土产量占比“十一五”末不足20%,截至2014年末提升近80%。与此同时,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主的烧结企业在规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末,年产超过5000万的大型煤矸石烧结企业达25家,如华坪县杨源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矸石砖厂、大理旭城建筑开发有限公司、沾益县华茂建材厂、沾益县尖山新型建材厂、孟连云海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勐海富泰自保温砖有限公司、大姚县金碧鑫生墙材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过硬、节能减排效果好,他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对优化当地的产品结构、提升当地新墙材企业档次和水平、推进当地墙材革新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的墙板类产品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自动化程度稳步提高、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十一五”末,云南省墙板仅有三四个品种,市场份额不到5%,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云南省墙板已发展至近20个品种,产能占新墙材产能近17.69%。
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墙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由“十一五”期间的以混凝土砖类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加气混凝土砌块类产品为主的新格局,砖、块、板三大类产品的布局更为合理。目前,云南省新墙材产业规模基本形成、档次稳步提升,虽然受国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处于市场萎靡的艰难时期,但从长远来看,从云南省的资源和市场情况来看,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依然具有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的潜力。
五是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效果显着。“十二五”期间,全省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新墙材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个批次的城市“限粘”县城“禁实”任务,云南省共有12个城市44个县城列入国家“限粘”“禁实”计划。为了确保城市“限粘”县城“禁实”任务按时完成,2015年3月,云南省统一部署了对全省列入国家“禁实限粘”任务的县城和城市进行交叉检查,通过检查、评估,全省列入国家“禁实限粘”任务的县城和城市基本能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禁实限粘”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墙体材料产量达237.32亿标块。其中,新墙材产量167.69亿标块,占墙材总量的比例达到70.66%,比2010年增长14个百分点;关闭、转产粘土砖企业343家,新建、改建、扩建新墙材生产企业215家,节约土地2.77万亩,节能251.54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315.64万吨,为节能减排作出了突出贡献。“禁实限粘”工作作为墙材革新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极大地加快了新型墙材的推广应用步伐,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存在的问题
一是加气混凝土产品产能过剩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15年10月,全省已建成投产加气混凝土企业超过70家,分布在除怒江州外的15个州(市),总产能超过1900万m3/年。昆明、曲靖、玉溪、版纳、保山、文山、临沧等州市已经出现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整个房地产市场大环境影响,部分地区新墙材产品销售困难,货款回收难。截至目前,部分生产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或倒闭状态,新墙材企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新型墙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缺乏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起点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弱,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