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蒙文德,68岁,石湾古龙窑修砌世家传人、古龙窑建造匠师。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对南风古灶这座古窑感情很深。记得小时候,父亲维修南风古灶,我就从窑尾走出去摘榕树的叶子,卷成小喇叭玩,母亲看到就是一巴掌——担心我一不小心踏空掉下去,那下面就等于悬崖一样。
南风古灶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已有500年历史,是迄今世界上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古龙窑。我作为石湾龙窑修砌世家的一员,正式参加过的南风古灶的修复,我算了算有9趟。
我有一个习惯,每修一条窑,就在一个小笔记本里面用铅笔记下来。这9趟,分别在1961、1962、1963、1965、1967、1970、1973、1977年,还有一趟是2013—2014年。这9趟里有大修、中修、小修,例如2013—2014年是一次大修,大修指将龙窑的窑拱、炉头、内窑墙等拆掉重新砌,以前一般工时需要20~30天左右,2013—2014年这次维修持续了四个月
2013年之前,南风古灶有过一次大维修,是在1994年,这一趟不是我们蒙氏家族维修的。当时我在石湾镇工贸总公司,日用陶瓷三厂修窑找不到我,他们知道老蒙的儿子会修窑,但是找不到我,就找了个不是专门修窑的师傅来修窑,窑拱给修得比较高。
到了2013—2014年大维修,我就把窑拱给修低了。也就是说将南风古灶恢复了石湾正规龙窑的规格,由“瓦筒型”恢复到原来传统的“瓦片型”。瓦片型是水巷大盆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趟维修很大的一个意义在这方面。按照我们蒙氏档案的标准,窑拱要修低一点,但不是随意修低,我们的规格是很精确的,施工时开线的误差不超过半厘米。待基本点确定下来了,就要靠眼睛,靠经验来把砖砌成顺畅的曲线窑墙及圆弧形窑拱 。
这趟维修的各个规格(尺寸)都按照传统规格来恢复。我查历史上的资料——我父亲写下的关于南风古灶的最早记录是1953年的,父亲是用毛笔写的,南风古灶这条窑,包括窑头、窑中间、窑尾巴,这些部位的尺寸,包括倾斜度,都有记录。它的倾斜度各段不同,下面最倾斜,往上平一点,到尾巴基本好像是平的一样。
南风古灶几十年固定下来是这个尺寸,这个尺寸也是我们蒙家跟窑工长期磨合得出的。这个窑工不仅指日用三厂的窑工,而是整个行业的窑工,父亲各种龙窑都接触过,修窑里面,我父亲也最有经验,他们磨合好以后,要怎么完善就怎么完善。做的过程中,要靠手工,如果手工不好,就很容易把窑拱做高了或是做低了。
我自己修窑已是驾轻就熟,但是这次大维修请到一些工人来帮忙,由于他们都是从来没有修过窑的一般的建筑工人,就很需要花点心思。怎么掌握砌窑拱,怎么砌得好,凡是要交待给工人的,必须说得明白,还要手把手教。
需要很费心思怎么说呢?修龙窑跟做房子不同。一个龙窑里面,它没有一个部位是平的、直的,都是弯弯曲曲的——每个面都是曲面,难就难在这里。如果是直的,拉一根线,马上就可以了。但是龙窑你细心看一看,都是弯弯曲曲,你要把这曲线弄好,只能选几个基本点,每个点用手工连起来,这就要经验,要很熟练。这些建筑工人不很熟练,我就要很费心。
特别是盖窑拱的时候,一步也走不开。要看弧度,左边高还是右边高,要用眼睛看,他不熟练,我就帮他们看,左边里面高一点点,你把它打低一下,第5块砖低一点点,你要打高一点,我在下面这样指挥他。比较辛苦就在这里。所以盖窑拱花费了比较多时间,这也是一个因素。
2013-2014年这次大维修是我主持的,方案是我拟定的。维修工程范围,采用的规格形式,施工方法次序等等拟定后提交国家文物局,获得批准后,再施行。维修是全面的。
首先,南风古灶这次大修,窑拱、窑墙、炉头是全部拆掉不要的。拆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讲究。窑墙分内窑墙跟外窑墙,我们拆的是内窑墙,外窑墙不拆的,外窑墙的砖是明朝的红砂岩,没有动的,也不用动。这次拆窑,我们发现了历史上遗留的一些砖,有明清时候的大泥砖,有清朝的扁砖,有民国的细沙砖……交给了石湾陶瓷博物馆收藏。
窑墙是两侧都有的,中间还有一个窑拱跟它相连——2个窑墙,1个窑拱。两个内窑墙拆掉再重建,看起来中间好像要用拱托,实际是用不上的。因为龙窑是流线型,两端细,中间大,头段陡,尾段缓,不好用拱托,用比不用麻烦。
内窑墙的耐火砖全部彻底地更换过来了,旧的质量低的耐火砖全部不要,全部换上质量高的耐火砖:80号高铝优质耐火砖,能耐1700多度高温,另外一个关键部位炉头火膛也是用的80号,这个80号,氧化铝含量达80%,含氧化铝越多,越耐火。
把两边窑墙建好,再把拆掉了的炉头砌好。炉头构造比较复杂一点,但只要尺寸掌握准确就可以。
把炉头盖好,就贴窑拱。贴窑拱用的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斧头砖,一层层贴上去。这个斧头砖也是耐火材料,能耐1500多度高温。都用两个人贴砖,以前我们一家人做的时候一个星期可以了,但现在我们的施工单位要花掉20多天。按照现今修复国家文物的政策,南风古灶的维修工程,必需要由一个有国家文物维修资质的单位施工,这个单位却不会维修龙窑!只能由我亲自指导施工,跟他们的磨合经历了一个过程。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的监控啊等等,我们是毫不含糊的。
贴窑拱时,每到开火眼的地方,就贴上那些没有烧过的斧头砖。没有烧过的容易凿成火眼,烧过的太硬,是凿不了火眼洞的。
还有一个小讲究是,我们一点石灰、水泥都不用的,石灰、水泥耐不了高温。我们用耐火泥浆,这泥浆就是用南风古灶陶艺厂的三过泥、耐火沙和河沙混合搅成的,它耐火。
这次大维修,瓦棚(窑棚)也重新更换过了,这个不属于我的行当,一般的建筑工人都可以干。我是窑体维修总指挥,我在维修方案里也做了瓦棚这一项。瓦棚的维修就是更换了腐朽的木件,对新的木件进行了防腐防虫处理。瓦片覆盖形式从4:6改为3:7,更能防水。
自古以来我们“砌窑行”不包括窑棚,但要互相配合好。瓦棚盖多高,窑工站起来不能碰头,窑门不能开到立柱子的地方,要互相配合。
一般长一点的窑开5-6个窑门,一般窑门是两边开——产品的装、取,可以同时来。地理环境若是不允许,只开一边也没有问题,没有固定的谁好、谁不好。南风古灶为什么只开西侧窑门?原来是两边都开的。为什么变成了这样?我猜测:原来窑东面台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坍塌,就干脆把窑往西移过来一点点,东侧的窑门就不用了。
南风古灶除了这次大维修,我还参与过四次大维修,分别是1965年3月,1970年4月,1973年12月,1977年——具体几月记不清了,每次都是全部拆除窑拱、窑墙、炉头等。
以前修南风古灶,一般是春节期间。工厂利用春节职工放假,就叫我们去维修,所以我们春节连假也没得放的,春节顶多休息一天。
我记得第一次来修南风古灶,是1961年尾。天气非常寒冷,我们一家人光着脚板和泥沙浆。那时我13岁多一点,也光着手捧着冰冷的泥沙浆抹在窑背上,进行砌窑背拱作业,双手冻僵了,就在灶肚内生火煮一锅热水,热一下手又继续干。当时正值物质匮乏的困难时期,我们全家都半饿着肚子干活。真是天寒地冻人身冷,又饿又累艰苦异常。记得到了(1962年)大年初二,我们还在这边开工,林家厅一带小孩在放鞭炮,我就偷偷躲着向他们扔小泥块。
另外一个记忆更早一点。“大跃进"时期,那个时候全国提倡苦战,要多少年超过英国、美国,晚上常常要加班。1959年初,刚好父亲维修南风古灶,有一天他把家中几个大点的孩子都叫了过来,“厂里说,晚上十二点钟之后,每个加班的都有一碗糯米饭。”糯米饭!人人就都很兴奋。我们就装模作样帮父亲拿泥巴。可是好困,好想睡觉。终于熬到十二点钟,每人到食堂拿了一小碗糯米饭,好香。我记得清清楚楚,也是修南风古灶,我自己还不会修。那时候全国在大炼钢铁,南风古灶也用来炼钢,都知道是形式主义。
还有一个关于60年代的记忆,当时南风古灶属于日用三厂,那时候日用三厂的工人上下班、中午到饭点吃饭,都是靠一个妇女敲一个炸弹壳的大钟。当当当,吃饭了。当当当,下班了。这个钟就挂在南风古灶窑顶的梁上。炸弹一样的大钟,真的是炸弹壳。食堂里面一个中年妇女负责看钟,够钟了就去敲钟。如果有天,突然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响起急钟声,原来天要下雨了。大家就赶忙跑到晒场去把晒着的泥坯,那些个盆啊缸啊的半成品,拿回屋里面。陶瓷厂有经验的“地塘工”是会看天气的,他知道暴雨要来了,就通知那个妇女跑去敲钟,厂区全部地方都能听到。那时,其他工序的工人一听急钟声就会跑来帮忙“收坯”。
一般维修的时候,是把南风古灶和旁边的高灶先后一起维修的。高灶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400多年历史,这条窑建在“高庙”的后面,因而被取名“高灶”。高灶跟南风古灶比,差异在高灶短一点点,南风古灶窑体总长34 .4米,高灶窑体总长32 .16米,少了2米多一点;高灶的坡度比南风古灶平缓一点,南风古灶坡度是0.28,高灶是0.27,这是高度跟斜长之比。高灶跟南风古灶一样,基本上也是烧日用品,窑的规格等等都相似,维修上没有大区别——比如2013—2014年这趟,也把窑拱修低,等等。
《石湾陶口述史》一书将于2016年3月28日正式推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