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嵩岳寺砖塔
建于公元523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高15层,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中国现存最古的砖塔。
该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第二,隋塔
建于公元598年(隋朝文帝开皇十八年),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高9层,因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故称隋塔。位于天台县城东北方向山区,是国清寺的标志建筑物,距今1400多年。塔身黄褐色,高59.3米,六面九级,空心,砖壁。壁上佛像栩栩如生,极为精美。
隋塔建造别致,塔顶上没有塔头,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经历多次火灾的隋塔,青砖变成了红砖。所以,塔身通体呈绛红色。
第三,法王塔
建于公元601年(隋朝文帝仁寿元年),位于陕西省周至县仙游寺,高7层,这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朝砖塔。
塔底层8.7米见方,塔身各层南面有券门,塔身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
第四,大雁塔
建于公元652年(唐朝高宗永徽三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大慈恩寺,原高10层,因战争摧毁而只剩7层。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最初的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玄奘法师亲自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
第五,玄奘塔
建于公元669年(唐朝高宗总章二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兴教寺,高13层,是现存最早的楼阁型方形 砖塔。
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五层,高21米,楼阁式。塔各层迭涩檐都采用一种自内弯曲的轮廓线,砖的层数也较其他唐塔为多,塔檐挑出较远、较厚。
第六,小雁塔
建于公元707—709年(唐朝中宗景隆年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荐福寺,原高15层,因地震摧毁而只剩13层。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第七,崇圣寺三塔
建于公元824—839年(唐朝敬宗到文宗在位时期),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崇圣寺,高16层,这是中国现存层数最多的古佛塔。
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
第八,杜顺塔
建于公元852年(唐朝宣宗大中六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华严寺,高7层,这是该寺现存两座唐朝古佛塔当中的一座。
第九,虎丘塔
建于公元959年(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高7层,被称为世界第二斜塔。
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
第十,齐云塔
建于公元1175年(金国世宗大定十五年重修),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中国境内第一座寺庙),高13层,这是现存的少数金国建筑之一。
齐云塔平面为正方形,座北朝南,由齐云塔平面为正方形,座北朝南,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造型为叠涩密檐式十三级砖塔,总高26米。塔的外观为美观的抛物线形,内部结构采用走道、竖井、壁龛、心室、拱券等建筑造型,结构用材巧妙地将砖木石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