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市已全面顺利完成全市237个非法砖瓦窑场清拆任务,砖瓦窑场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砖瓦窑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成为乡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风光一时的“产业”,因其高污染、高排放、破坏耕地,逐渐成为落后产能的典型代表,被国家明令禁止。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全国各地砖瓦窑场治理工作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并陷入屡禁不止的怪圈。
今年初,为深入推进惠州市“三打两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全市砖瓦窑场整治工作列入“三打两建”自选动作之一,以前所未有的决战姿态,全面清拆全市排查出来的237个非法砖瓦窑场。
在清拆非法砖瓦窑场工作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奕威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批示,要求切实抓好砖瓦窑场整治工作,从根本上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松,副市长邓庆忠多次带队深入清拆现场督查指导,有力推进了全市砖瓦窑场整治工作。
非法砖瓦窑场占用耕地污染环境
惠州市烧制粘土砖瓦的历史由来已久,至于是否如“秦砖汉瓦”有2000多年,记者无从考证。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发展的需要,该市的砖瓦窑场呈现出遍地开花趋势。
遍地开花的砖瓦窑场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据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砖瓦窑场燃煤烧砖后排出的黑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正是导致酸雨的“罪魁祸首”。除了破坏环境外,砖瓦窑场对耕地也造成巨大危害。在很多农民眼里,一个粘土砖瓦窑场就是一只“吃地老虎”,把耕地破坏了。
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在粗放型经济发展年代,砖瓦窑场为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和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砖瓦窑场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取缔关停是大势所趋。2003年以来,按照国家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俗称红砖)的要求,惠州市开展了一轮清拆行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彻底整治非法砖厂。非法砖瓦窑场长期存在,是历史遗留问题,对其进行整治存在难度和阻力。为此,全市上下借“三打”工作的强大气势和氛围,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各县(区)政府作为清拆主体,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抓好砖瓦窑场整治工作。
从根本上斩“链”挖“伞”防止死灰复燃
经过深入调查摸底,惠州市将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耕地建窑或耕地取土、污染环境、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等12类共237个砖瓦窑场列入清拆整治范围。其中,惠城区37个、惠阳区9个、惠东县34个、博罗县88个、龙门县20个、大亚湾区6个、仲恺区43个。
非法砖瓦窑场整治工作存在很大难度和阻力。对此,全市上下借“三打”工作的强大气势和氛围积极推进。一是全面发动群众,在深挖共打“保护伞”上下功夫。在宣传发动上狠抓突破,以开展“三打两建”的宣传力度来抓好砖瓦窑场清拆整治工作的宣传,打响砖瓦窑场整治工作宣传战,扩大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让群众看到党委、政府推进砖瓦窑场整治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二是全面集中力量,在斩“链”挖“伞”上下功夫。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要案,依法加强案件侦办,加快案件侦办进度,扩线深挖,斩“链”挖“伞”,挤压其活动空间,铲除其滋生土壤。
在此次打击非法砖瓦窑场行动中,博罗6间无证照非法经营砖厂业主就以“农民订单未完成,不能伤害农民利益”为由,迟迟不肯关闭,影响了该县砖瓦窑场清理整治工作进度。7月11日,该县对这6间非法经营砖厂依法进行整治,现场抓获了8名非法砖瓦窑场负责人,还有1名正在追捕中。
经公安机关审讯得知,这些业主逾期不关停砖瓦窑场,主要是因为看到红砖价格上涨,农民抢购红砖的商机。公安机关缴获的某小砖厂7月1~4日的账单显示,该厂4天的总营业额达到14万多元。由于有利可图,这些砖瓦窑场业主抱着侥幸心理,企图延迟关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