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直观的语言,艺术的对比,从而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普通工匠的艰辛。民国时期,在湘潭的烧窑港也曾有这样一群陶者。
烧窑港是指现在一大桥往西至横街社区附近,这一段河堤既不是村的建制,也不是组的建制,是一个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地名。然而,民国时期,这里曾烧制过远近闻名的青砖和青瓦,因此人们管这个地方叫烧窑港。67岁的林海清家住岳塘区东坪街道横街社区,谈到烧窑港的事情,他滔滔不绝:“小时候,我跟母亲出来玩,远远地看到三个小山包,小山的顶上还冒出一缕一缕的青烟。我当时觉得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小山会冒烟?母亲告诉我那不是小山,是窑口。专门用来烧砖瓦的。母亲还补充说,咱们烧窑港就是以烧制砖瓦出名。”
在烧窑港有三大窑口,分别是唐家窑口、钟家窑口和袁家窑口。唐培华是唐家窑口陶者的后人,到她这一辈人,都不再靠烧制青砖为业。唐培华告诉记者:“我听我父亲讲起过烧制青砖的过程,首先是采集黑土,这种黑土只有烧窑港一带才有,十分珍贵。然后赶着牛将黑土踏实,再将这种黑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最后用铁丝做的弓,将黑泥切成泥砖。烧窑的时候,是以松柴夹杂着煤饼进行烧制的,煤饼是方形的,一层煤饼一层泥砖的摆好后,在周围堆放好干柴,就可以点火烧窑了。走进窑口,很远都能听到火‘呼呼’的声音,烧窑的师傅大热天还穿得严严实实的,一开始我很不理解,问了烧窑师傅才知道原委。烧窑师傅告诉我,如果不穿得严密一点,窑火会把他们烤熟,穿得多是为了保护自己,烧窑时隔一段时间还要轮班。每一窑的砖要烧上一天一夜。如果遇到雨天,烧窑就会很麻烦,因为遇上下雨,降了温,窑里温度不够就要再多烧一夜。所以,老练的烧窑师傅在烧窑前必须找人看看天气情况。”唐培华接着说:“如果要烧青砖,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灌水。泥砖在窑口烧足一天一夜后,火刚熄时,烧窑师傅会在窑顶揭开一个洞,把水灌进去,当水遇到里面烧得发红的砖时,从窑里面就会传出‘嘭’的闷响,冷水汽化后出现的白烟会从窑的各个裂缝和窑洞顶口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放在砖窑中煅烧砖坯,约1000℃的温度下,便烧制成砖。砖坯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变成最常用的红砖;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而生成四氧化三铁,砖则呈现青色,即是我们青砖。所以,砖之所以呈不同颜色是铁的氧化物在起作用。”
钟正安是钟家窑口陶者的后人,今年已经80多岁了。他告诉我:“烧窑港的青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烧制青砖的三家人都很讲诚信,绝不会把劣质的青砖销售出去。所以,烧窑港出去的青砖都刻有烧砖人的姓名或者印上烧窑人的手印。这是用人格做质量担保的青砖。还有就是因为烧窑港产的这种特质的黑土,烧制的青砖不但经久耐用,而且,青砖经过风吹雨晒,会变得清润如玉。”因为是传统的烧制工艺,受到场地和技术的限制,所以每次烧制的青砖并不多,一个窑口大约只能烧制2万块青砖。
如今烧窑港三大窑口已被推平,上面种植了绿化树木,建起了沿江风光带,烧窑港这个地名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令人感到庆幸的是,新建的沿江风光带仍保留了烧窑港这个地名,以前的烧窑港,现在叫做烧窑港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