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建筑玻璃领域中,不能只有平板玻璃,还应该有建筑型材玻璃,来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建筑用U型玻璃就是一种型材玻璃,利用大量废旧玻璃,不但保护了环境,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不再生矿产资源,增添了围护墙板的美观大气,完全符合墙体材料改革方针。
2012年9月,云南家华公司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以废旧玻璃为原料生产U型玻璃的方法》发明专利证书。
前不久,我们专程到昆明采访了发明人米家华,不仅认识了U型玻璃,也通过这项技术成果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墙体材料创新势在必行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预期性目标城镇化率达到51.5%,预计每年新开工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墙体材料占房屋建筑材料的70%,每年需要约60亿平方米。
烧砖制瓦,传统墙材主要来自土地。深入开展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工作,是保护18亿亩耕地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新型墙材发展迅速,已占据墙体材料的主导地位。2010年,全国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比重超过55%,应用新型墙材新建节能建筑累计面积48亿平方米,江苏、浙江、福建等13个省(区、市)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超过70%,北京、上海等地超过了95%。
于是,平板玻璃墙材与日俱增。但玻璃是“资源消耗大户”,每生产1吨玻璃,需要消耗约1.2吨原料,包括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等。同时,玻璃又是“垃圾生产大户”。除了玻璃生产中的破损率,使用后更是难以处理。既不能焚烧,深埋又不能降解,还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资源。
用废旧玻璃生产U型玻璃
怎样才能让废旧玻璃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呢?一条新的出路出现——作为主料生产U型玻璃!
U型玻璃亦叫槽形玻璃,因其断面呈“凵”形而得名,可作为新型墙板用于建筑外墙、内隔断作围护。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德国总理科尔访华时向邓小平推荐了U型玻璃成果。1996年,云南家华公司成功引进,建成了年产60万平方米的现代工业化U型玻璃生产线。目前,全球只有三条U型玻璃生产线,两条在德国,另一条就在家华。
U型玻璃的主要原料70%是废旧玻璃。利用废旧玻璃生产U型玻璃是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德国工业化生产已经实现98%的回收利用,而我国仍任重而道远。
今年3月,国家工信部发布2012年1号公告,公布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利用废旧玻璃生产U型玻璃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被列进了目录。经国家专家组验收,云南家华公司被评为“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工程”,纳入国家产业发展大盘全面推广,还被列入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项目,获得了100万扶持资金。
引进、吸收、创新,生产U型玻璃后,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市场准入。产品标准是市场的准入证。花了整整4年时间,米家华作为第二起草人参与编写了国标《建筑用U型玻璃》。随后,又参与编写了国标设计图集《外装修—U型玻璃》、《建筑玻璃应用构造—U型玻璃隔断》。如今16年过去了,终于完成了标准法规体系建设。U型玻璃已经列入《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获得了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认证证书,即将列入《国家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正如米家华所说的那样:“U型玻璃创新成果实现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发展观将促进U型玻璃成果进一步转化,让成果服务于人民!”
U型玻璃建筑有精彩表现
2012年9月中旬,全国第一届新型墙体材料设备及配套产品展览会在洛阳举行。U型玻璃代表我国墙体材料革新工作20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参展,成为了新型墙体材料的一个亮点。
“对于每年需要60亿平方米墙材的庞大市场来说,年产60万平方米的U型玻璃,仅为需求量的万分之一,市场空间十分巨大。”米家华介绍说,通过16年的努力,家华公司已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自主研发了世界上第一条U型玻璃专业钢化线;产品应用范围也极大地有了拓展,可以满足建筑设计的更多需求。“若能得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和墙改基金的支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条,而是10条,20条,甚至上百条U型玻璃生产线。”
早在2004年,家华公司就建立了官方网站,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对U型玻璃的认识问题。随着多年的积累与完善,目前该网站已成为集图片、视频、文字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他们还自主研发了网络数字化集成平台,与全国建筑项目信息数据库有效对接,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18万个全国建筑项目的第一手资料,对每一个建筑项目进行精确营销,并且积累了海量的建筑师资源,让设计师认识U玻、设计U玻、应用U玻。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有U玻建筑的精彩表现。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北京空港、宁波博物馆、青岛卷烟厂、上海世博会智利馆、杭州万象城等,14000多个U型玻璃建筑,正如一张张精致的名片,扮靓了一座座美丽城市。
烧结普通砖 烧结页岩多孔砖 烧结空心砖 烧结多孔砖 煤矸石烧结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