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上海市将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引领,全面建成以长兴、外高桥、临港、崇明等4地域为主的长江口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总装产业基地、配套产业基地、现代化修船改装产业基地等;到2015年,实现年造船完工总量1500万载重吨,低速柴油机年产450万千瓦,中速柴油机年产600台,具备年产主流海洋工程装备6座(艘)的生产能力;到2015年,该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计划实现年经济总量1250亿元,其中,船舶及配套产业经济总量为1050亿元,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经济总量200亿元。
一直以来,上海造船业在船型设计、技术工艺、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产业发展也与其他地方船舶工业不同,船舶建造任务主要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等几大国有船舶企业承担。因而,此次《规划》的制定是在衔接这些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工业基础和产业特色,最终编制完成的。
随着上海土地、岸线资源的稀缺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近年来,大型船企纷纷将厂区由市区向外搬迁,所以《规划》明确指出上海已无法支撑船企大规模投资建设这一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切实推动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推动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内涵式、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也要求该市将大力推进船舶产品高端化,培育壮大海工装备产业,以及做大做强船舶配套产业作为今后几年的关键任务。
按照《规划》,上海市将充分发挥其船舶设计院所集中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推进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的优化升级,开发建造满足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要求的船型,以满足当前海事界在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继续保持上海船舶产业在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船舶的先发优势,从研发、设计、生产、改装、维修、服务等各环节入手,切实提升高端产品在船舶总量中所占比例;同时,着眼长远发展,选择具有一定前瞻性、探索性、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产品,开展前期预研和概念设计,抢占未来技术开发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上海市将以提升主流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工船舶的研发制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启动一批主流海工装备、关键配套设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在工程设计、模块制造、配套设备工艺、技术咨询等领域,培育完整的海工装备产业链。
在船舶配套产业方面,该市将着力改变船舶总装和配套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推动船用动力系统、电站系统、舱室设备等优势配套产品进入高端产品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陆用配套设备向海工装备配套领域发展。此外,深化基础共性研究、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现代船舶生产性服务业也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到“十二五”末期,上海市在船舶产业总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还将实现科技实力稳居前列和效率、效能稳步提升两大目标,全面掌握市场需求量大的高端船舶自主设计、建造技术,形成定位清晰、层次分明、运行良好的产业研发体系,显著提升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打造2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船型;同时,突破主流海洋工程装备前期设计技术瓶颈,形成深水油气钻采装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打造2型以上主流海洋工程装备和8型以上海洋工程船舶自主品牌;到2015年,将全面建立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总装化现代造船模式,使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数字造船能力明显提高,典型船舶建造周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骨干企业每修正总吨工时达到22小时,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以上,钢材一次利用率不低于92%,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0.2吨标准煤。该市将努力打造技术领先、结构优化、军民融合、绿色发展的现代船舶工业体系,将其建设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龙头基地。(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