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互联网)
进入新世纪后,无锡高楼建设出现井喷态势。曾傲视锡城的锡山(74.3米)已湮没在周边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建造的地点也从过去偏向市中心、梁溪大桥一带发展为遍布解放环路内环、太湖广场、新区、太湖新城(小区网 论坛)等多个区域。
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是无锡地标高度突飞猛进的10年。摩天360(小区网 论坛)大厦、红豆国际广场、润华国际大厦、凯宾斯基大酒店,再到封顶后高度突破300米的茂业世金中心……有的高楼开工时号称“无锡第一高”,可还没等第一到手就被更高的大楼超越。其中,高209米的摩天360、高181米的凯宾斯基大酒店(凯燕环球中心)以及高248米的红豆国际广场和高258米的润华国际大厦,一度成为无锡已建成高楼中的“四大天王”。不过它们都没能像当年的图书馆钟楼和无锡大饭店那样成为锡城独一无二的地标,很快退出了无锡高楼江湖的排行榜,因为九龙仓国金中心、恒隆广场、金匮大厦、银辉中心等一大批在建或将建的摩天大楼会迅速“抢班夺权”。
去年4月,随着茂业世金中心的封顶,无锡城市天际线高度首次突破了300米,这是无锡地标高度的又一次飞跃,将曾经的“四大天王”甩在了身后。没过多久,九龙仓国金中心正式封顶,并以339米的“第一高”身份将茂业世金中心比了下去。如今,无锡火车站附近的在建双子塔———世茂国际广场,以358米的建成高度暂列无锡建筑第一高度。截至目前,包括华西龙希大酒店、苏宁广场、银辉中心等在内,无锡超300米高度的建筑达到了6栋。
“这些不断涌现的标志性建筑,在外观设计、功能配套、防灾能力等方面已有了质的跨越。”无锡著名学者汤可可认为,从江南小县城、“小上海”到区域性现代都市,地标成为无锡城市建设历史脉动的“最强音”,成为无锡走向现代化乃至国际化道路的重要标志。
什么样的建筑可以成为城市地标?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不少网友对于地标畅谈了自己的想法。某网友说:“我第一次到无锡,看了一眼摩天360,就记住了它,感觉这楼超有个性。”某先生说,蠡湖风景区的高喷与周边的环廊一起,能成为无锡的“组合地标”;只要是可以代表城市的特色建筑物,都可算是地标,每个人心中拥有的地标标准不尽相同。
“所谓的地标,应该是人们不会忘记的东西。其绝对值高度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但地标的含义更多强调的是该建筑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江南大学教授徐立青认为,就好比天安门之于北京,地标性建筑拥有的不仅仅是高度这一元素,而且需要有历史与文化因子的凝结。无锡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冯冬泉介绍,无锡在“一城一岛一带”建设中,已出现了一批地理标志性建筑,如无锡大剧院、灵山大佛和梵宫,古运河风光带的清名桥古街区等。这些建筑物带来的是文化力的辐射,对江南水乡生产方式、居民生活标本的保存,以及对现代化人居、宜居理念的植入。因此他认为,只有实现地理高度与科技、人文、生态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地标,才能在人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某业内人士说,在苏南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楼的开发者并不是简单地造高楼,更多地是想给城市居民带去一个有关文化传承的高度。摩天360是无锡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其八面简式外形,缩进式阳台等设计,体现着对传统审美与生活习惯的传承。现在再回头看红豆国际广场,很多人并不知道“红豆”非常注重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其道长巷地块是无锡历史上南来北往的官员下马进城的地方,富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历史价值。
何为城市灵魂?上海新天地使石库门建筑焕然新生,结合了最时尚的国际化生活方式,但它还是传承了海派文化。无锡自古是商业城市,市民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很有特点,对新鲜事物接受度较高。因此世茂团队坚持将无锡人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融入建筑规划的方方面面。凭藉对无锡深刻的理解与洞悉,世茂国际广场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无锡世茂国际广场以太湖水为设计灵感,立面采用流畅的弧线的设计,旋涡式的主入口和次入口设计,营造出动感的流线,在解决功能复杂性的同时,把独特和标识性的设计融入其中,布局方式宛如古运河绵延起伏的景观,与高耸的塔楼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