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厦门鼓浪屿名扬海内外,得益于岛上的万国建筑。但福州仓山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却不为外界所熟知。”昨日,海峡都市报A01版刊发《榕烟台山“历史文保”清单亮相》,引起市民热议。许多读者致电海峡都市报,呼吁要按不同建筑风格,保护好仓山的老洋房的多样性。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鼎盛时,有英式、哥特式、罗马式、东欧式和一大批中西结合的建筑1000多座。但由于种种原因,老洋房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只剩100多座。
昨日,本报记者寻访仓山老洋房,并征集了许多市民意见,期盼相关部门保护好风格各异的老洋房,“别把这些老洋房修成同一个模样”。
英式建筑代表: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独立厅
孙中山曾到这里演讲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仓山梅坞路尚书院小区,高楼环绕中,有一座白墙灰瓦建筑。据了解,该建筑是英式建筑代表——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如今,这里是仓山区文化馆的办公用房。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旁,还有一座白色外墙的英式建筑,建筑门上的牌匾“独立厅”为孙中山亲笔题写。附近居民林依伯说,这里曾是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旧址,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到福州曾在此发表演说,并题写了“独立厅”的牌匾。
英式建筑,一般由砖、木和钢材等材料构成,少见钢筋混凝土,其特点为屋顶是很陡的双坡式。
哥特式建筑代表:福高英华小礼堂
陪伴多位院士度过中学时代
用花岗石砌成的石厝教堂,位于乐群路22号,如今铁门紧闭,游客只能站在围墙外静静欣赏。据了解,造型独特的石厝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是福州最早创办、最具特色的基督教堂之一。
随后,记者来到附近的福州高级中学,操场上一栋修葺后的红色外墙、灰色瓦片的建筑很抢眼,墙上悬挂了“体操馆”的牌子。一位老师介绍,体操馆前身,是福州鹤林英华书院礼拜堂(即英华小礼堂),建于1905年,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侯德榜、陈景润等10多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以及林森等知名人士,他们的中学时代在福高度过,对这座建筑记忆犹新。
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其特点是尖塔高耸,有尖形拱门、大窗户,以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东欧风格建筑代表:俄国领事馆旧址
它有着近150年的历史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仓山区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内,一座白墙、黑瓦的东欧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俄国领事馆旧址。
俄国领事馆建于1866年,1911年转卖给三一学校。现仅存双层砖木结构、外墙抹灰的东欧式建筑一幢。1996年,由原福州九中校友会捐资修复。
东欧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楼内一向设门、二向开窗,窗上部为拱形,木框玻璃,并安铁栅。
古罗马风格建筑代表:福州鹤林英华书院美志楼
为纪念英华书院校长而建
在福州高级中学操场另一侧,有一栋多拱门的建筑。一位老师说,这座是福州鹤林英华书院美志楼,整修后现在为福州高级中学图书馆。据了解,这栋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
据介绍,美志楼是为纪念英华书院第二任校长GeorgeBloodSmyth(施美志先生)而建。施美志是中国最早的基督教青年会的创办者之一。大楼正立面门前两棵高大的古樟树,现为二级古树名木。
古罗马风格的建筑,多采用半圆形的拱券结构,即窗户、门、拱廊上都是圆弧状的,美观又牢固,而且窗户会比较小,离地面较高。
【市民声音】
要保护老洋房的多样风格
“仓山老洋房如果保护得好,可以成为福州旅游名片,堪比厦门鼓浪屿。”昨日,市民林先生说,可惜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福州旧城改造,大量的老洋房被拆掉。现在仓山虽然还可看到一些旧式的老洋房,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办法和厦门、青岛相比了。林先生呼吁相关部门尽快保护。
市民张女士说,老街区、老宅院、老房子就是城市记忆,不可再得,不可复制,希望在这次改造中,决不可大拆大建,把所有居民都赶出去,缺乏人气。
市民刘先生则表示,拆了有历史价值的老洋房,花巨资建中洲岛新仿洋房,不伦不类,再不好好保护,大面积拆迁有历史价值的古文化街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将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