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广州:文保单位变身大杂院 网友呼吁老建筑应修缮

   日期:2013-12-11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314    评论:0    
核心提示:网络配图近日,记者根据网络线索及民间协会的引导,走访具有浓厚广州旧城特色的龙导尾,发现文保部门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中仍有许

网络配图

近日,记者根据网络线索及民间协会的引导,走访具有浓厚广州旧城特色的龙导尾,发现文保部门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中仍有许多切实的可作为之处。有网友认为,许多散落民间的古建筑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虽然未必都够资格列为保护文物,但是如果能从未被破坏时就开始着手保护与活化,远比事后再来遗憾和弥补要有效得多。

文保单位牌子丢失无人知晓

网友“中国俊才”是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但即使是他,在活跃于豆瓣“发现广州”小组之前,也还不知道在广州市中心还有一个地方保留着如此多的历史建筑。

随着兴趣日渐浓厚,“中国俊才”于去年成立了“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豆瓣小组,如今已发展成拥有上千组员的民间组织,组员们的“扫街”活动,发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历史建筑现状。

根据网友“中国俊才”提供的线索,记者在龙导尾探访了一处名为“遯庐”的民国建筑。根据资料查询,该处于2002年9月就已经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但是,当记者走进那个古朴厚重的木门,绕过富有民国风味的彩色玻璃屏风,却为院里的杂乱现象所震惊——雕花的石头花台上杂草丛生,堆满了纸皮箱和塑胶瓶罐;另一侧的树下,更是堆满了各种垃圾,走近细看,才辨别出垃圾底下掩埋的,本是一处假山和池塘。大院里随处摆放着杂物,晾晒用的铁丝也将院落的风景切割得支离破碎。几名租户正在大院中忙着各自手头事情:有的正在杂物堆中挑选可以回收的纸皮、胶樽,有的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记者了解到,遯庐中如今居住有十来户租户,合计20多人。租户詹先生是个木工,在遯庐已经住了3年,听记者提及住处是登记文物保护单位,除了觉得楼内的一些家具、雕花有点意思外,觉得“也没什么需要特别保护的”。据其介绍,在他租住的几年间,从没见到过文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查看情况,房东也没有回来对院落进行过修缮。

文史学家故居多处漏水失修

事实上,更多的历史建筑,由于时代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已不可能全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许多文物保护爱好者对此也非常清楚。

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还有业主的经济利益。“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网友不只一次向记者提到同样位于龙凤街道的趣园。在网友的印象中,趣园原本是两栋左右对称的“孖仔楼”,相映成趣,如今一栋已经被拆毁,建起了六七层楼高的出租屋。“由于不是文保单位,业主出于自己的收益考虑将房子拆了重盖,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看着心疼。”

网友“中国俊才”表示,许多老屋由于年久失修,正在逐步失去价值,他们只是希望,文保部门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帮助这些老屋业主进行修缮,“只要留存下来就有历史文化传承的价值”。

记者在“中国俊才”的带领下,穿过了迷宫般的街巷,找到了隐藏于老街中的兴隆中3号院落——也就是广州近代文史学家黄任恒的故居。说是院落,其实只是一栋3层高、合共370平方米的小楼。这栋不甚起眼的屋舍,夹杂在成片的老屋中,就和它的故主一样低调。如果不是志愿者在一次“扫街”中误打误撞闯进了老屋,听八旬老人黄颂升讲起祖父的过往,这栋老屋107年来的故事也许仍要继续尘封。

今年6月初,媒体曾对这一故居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披露。作为“广东文史达人”的黄任恒,一生淡看功名,隐居在小楼中笔耕不辍,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史材料,其中既包括研究广州本土的重要史料《番禺河南小志》,也有被辽金史研究者视为重要文献的《补辽史艺文志》。而他的故居被雅称为“保粹堂”,即使如今年久失修,仍保留有大量黄任恒使用过的书箱、桌椅等旧物。

作为民间文保人士,“中国俊才”多番探访保粹堂,也通过豆瓣小组、新浪微博等手段在网络上发起呼吁,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哪怕不够格登记为文物,也应着手维护修缮”。但据黄颂升介绍,至今还未有文保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勘察。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