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柳州:历史文化建筑既要"留下来"还要"活起来"

   日期:2013-12-11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859    评论:0    
核心提示:网络配图昨日,柳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柳州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利用情况,除了听取政府部门的汇报,视察组还实地走访了部分历史文

网络配图

昨日,柳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柳州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利用情况,除了听取政府部门的汇报,视察组还实地走访了部分历史文化建筑。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城市改造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让历史文化建筑得到妥善、完整地保护,怎样让那些历史建筑“留下来”“活起来”,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

柳州有53处历史文化建筑

历史文化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构)物,也包括历史建筑,作为两种文物古迹类型的合称。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都属于文物古迹范畴,只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而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法。

据统计,目前柳州市区内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其中国家级6处,自治区级10处,市级44处,高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和质量居全区前列。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建(构)筑类的共有38处,占市区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的63%,其中国家级4处(柳侯祠碑刻、胡志明旧居、桂南会战检讨会旧址、柳州市旧机场和城防工事群旧址),自治区级8处(东门城楼、廖磊公馆、镇南门古城墙、刘蕡墓、张翀及其母亲墓、杨廷理及其家族墓、九头山汉墓、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市级26处。

去年,柳州市相关部门经过走访、调查、审查,并通过公开渠道征求公众意见,今年8月份对外公布了第一批15处历史建筑,它们分别是:柳州铁桥、东门钟宅、中山西路骑楼群、曙光西路民居建筑、柳江大桥、柳州电灯公司旧址、中共桂柳区工委驻地旧址、小南路后街建筑群、柳铁中心医院旧楼、柳铁工人文化宫、鸡喇碉堡群、原工人疗养院、蟠龙山工业供水设施、广西林校旧建筑群和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老校舍。

从上述可看出,柳州市的历史文化建筑数量众多,风貌多样,其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相当丰富和厚实。这些不仅是柳州作为“历史名城”、“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柳州丰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资产。

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建筑

今年6月份,广州金陵台两栋民国老建筑被拆一事曾引起全国热议,在昨日的座谈会上,视察组成员也谈到相关话题,在城镇化加速推进和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同时,如何让历史文化建筑“留下来”“活起来”,这是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柳州市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中提到,对于文化保护单位,目前还存在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的问题,当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产生矛盾时,广泛采用拆旧建新的形式,部分文物建筑未能采取原址保护的形式保存下来,拆除后也没有落实异地保护地点。

另外,历史文化建筑没有“活起来”也是问题,例如廖磊公馆,此处建筑作为民国时期重要将领廖磊的私家别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目前仅作为市工商联办公场地,未能将其划归文物部门管理,发挥其历史价值。此建筑可复原其历史风貌,建成廖磊陈列馆,展示廖磊将军抗战事迹,然后免费对市民开放,让参观者观赏到民国时期建筑的全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等。

视察组成员袁鼎榕认为,柳州市要加大历史文化建筑的宣传力度,进行整合。“外地人来柳州,都会到柳侯祠、白莲洞等地方去看一看,这些地方都非常有看点、有内容,把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很好地整合、利用,这些都会是柳州非常好的景点,可以看到柳州的文化、人文风情!”袁鼎榕说,政府部门要加大保护力度,不能让这些历史文化建筑毁坏、消失。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研究关键还是靠人,人才短缺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视察组成员刘玉认为,除了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柳州市也可采取“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专业人才。“柳州市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可否想办法开一些文物保护专业培训人才,壮大充实柳州市的文物保护力量!”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