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自从成龙宣布计划将自己收藏的四栋徽派古建筑捐出国门后,安徽省黄山市首先向成龙抛出回捐的橄榄枝,昨天,江西省婺源县也做出官方表态,希望成龙选择婺源作为古建筑的安身之地。
热闹的古建之争背后,徽派古建筑的保护现状令人关注,有专家指出,"有些古老的村庄里甚至没有一栋完整的古建筑"。为防止古建筑流失,安徽省正在对徽派建筑实施普查建档,制作特殊的"身份证"。
本月15日,安徽省黄山市副市长给成龙写信,邀请其来黄山考察。昨天,江西省婺源县委书记和县长也已明确表态,希望成龙能将收藏的徽派建筑落户婺源。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表示,婺源已经"异地搬迁保护"了40多栋徽派古建筑到篁岭,并准备打造一个篁岭民俗文化影视村。
吴向阳:通过异地搬迁保护,来把婺源徽州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通过这种方式搬迁到这个项目里面,这个项目叫异地搬迁保护实验区,为了文物搬迁保护这块已经投了1个多亿。
对于徽派古建筑的保护方式,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总工兼城市规划处处长高冰松特别指出,徽派古建筑还是应该以"就地保护"为主。
高冰松:现在文物保护中可能有一种做法,它在原来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大兴基础建设,就把文物迁走,叫异地保护。但是我们就特别提出来,对于徽派古建筑,还是应该以就地保护为主。徽派建筑这个东西跟周边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把它脱离了原先的生存环境,它的价值以及它要传达那种思想甚至包括我们审美上一些要传递给你的东西就可能遭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一方面,两地古建之争热闹,另一方面,有消息称,成龙的四栋徽派古建筑早已运抵新加坡,剩余六栋也计划捐出国门。相比于有媒体曝出成龙曾在内地为自己收藏的古建筑奔波寻址却未引起重视,到如今两地的盛情邀请,吴向阳说,成龙未免"有些尴尬",经过多方联系,成龙至今并未回应。
吴向阳:多方面渠道联系,通过跟成龙有些私交的朋友,通过成龙的基金会,还有成龙个人的微博发私信等等,但是成龙一直在沉默,很多地方都在想跟他取得联系,但是这个事情上他一直没有任何的反应。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徽州的粉墙黛瓦,却正面临流失的窘境。在安徽省民盟2007年一份调研报告指出:徽州古民居数量正以每年5%的速度流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教授:
卞利:事实上,我们每天都还在发生着。一方面是商人来购买,一方面因为古民居维修起来代价太大,一般的老百姓难以承受。
为防止古建流失,2012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强徽派建筑特色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对徽派建筑实施普查建档,预计今年年底前,黄山、宣城等地的徽派古建筑都将拥有特制的"身份证"。安徽省住建设厅副总工高冰松:
高冰松:要普查建档,安徽省境内的部分,在原来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够不上文物的,但是它是一个传统的徽派古建筑,我们开始认定,认定完以后建档,包括文字的、图片的以及录像等等。
意见中还规定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将坚持按照"原方法、工艺、材料、形式"的要求分批修缮和保护,文物、公安、海关等部门将密切配合打击走私违法行为。
实际上,在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措施禁止古建流出后,监管难也成为古建保护遭遇的窘境。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吴向阳:
吴向阳:老百姓要卖的话,政府是管不到的,为什么?如果说你不让我卖,那好我的房屋结构,主体我不卖,但是徽州的古宅,很多值钱的东西是什么?门窗、门片,他把木雕精美有价值的东西卖掉,那部分才是房子的精华,这种东西政府是管不到的,很难监管的。
资金缺乏一直是徽派古建筑保护的掣肘。一方面古建筑及其构件具有一定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老百姓修缮代价昂贵。据了解,安徽省财政每年2000万对徽派建筑给予投入,以公共财务投入带动社会资本的参与。高冰松表示:无法回避的是,每年2000万的投入对于徽派古建筑保护显然是杯水车薪。尤其在没有工业支持的皖南部分县区,有限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撑古建筑保护的巨额维护费用,如何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成为难题。
高冰松:比方说我们现在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传统徽派建筑社会资金,投入的时候遇到一个土地制度上一些障碍,比如徽州古民居基本上都是在集体土地上的,产权登记上就遇到很大问题,因为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管理制度,集体土地只能在集体内部进行流转,外面人来怎么能够拥有这个产权,因为产权不不明晰直接影响到对它保护的投入。
投入了资金却看不到回报,更无法在法律上拥有,这是阻碍社会资本投入徽派古民居保护的重要原因。高冰松表示,正在积极和有关部门商榷,争取尽快找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