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老家在湖南涟源,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原兵器部下属的洪源机械厂。1986年,他和几个同事下海创业,成立涟源焊接材料厂,这成为三一的起点。
1989年春节,梁稳根写了一副对联贴在焊接材料厂大门:“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恰逢湖南省前省委书记熊清泉视察涟源,他大笔一挥加了一个横批“做出一流贡献”。
“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从此成为三一人的宗旨。
1994年,三一从材料焊接进入工程机械领域,总部迁往长沙。此时,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是外资品牌的天下。
10年之后,格局发生了逆转,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行业所占销售额比例增加了至少10倍;湖南长沙孕育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3家工程机械上市企业。
启示一:
管理层不折腾不内耗
三一的创始人团队很稳定,不折腾,不内耗,不红脸。从1986年创业开始,梁稳根、唐修国、袁金华、向文波4位创始人从未分开,他们结下兄弟般情谊,梁一直扮演着老大哥角色。
1994年第一次分蛋糕,梁稳根召集兄弟开会,明晰两个公司(涟源焊接材料厂和长沙三一)的股权。梁的方案是,涟源焊接材料厂的股权,大家占比较平均;而长沙三一,当时还处于亏损状态,梁稳根占50%多,其他几人未超过10%。
“当时涟源焊接材料厂是赚钱的,梁总占50%都不为过。他不计较涟源那块的股份,长沙这块的就更没人计较了”,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回忆。4兄弟同舟共济20多年,共同打造了一个庞大的“三一王国”。三一重工成为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股票上市后成为造富工厂。2011年梁稳根先后登上胡润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之顶,首次成为中国首富,三一其他多位高管也入围榜单。
启示二:
帮助每个员工实现梦想
“三一的管理理念,就是帮助员工实现梦想”。20年前,向文波加入湖南三一,就再也没有离开,并逐步成长为三一重工总裁。“200多名高管,只要生日都会接到梁稳根的电话祝福”。在三一,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层次,都有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选拔干部不拘泥于资历与级别,奉行能者上。
2012年12月,三一重工发布公告,宣布对2533名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共散发约1.78亿份股权。高管所获限制性股票数占整个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三成,中层管理人员、业务及技术核心骨干占七成。
“能为员工考虑的,都竭尽所能的考虑到了。”向文波透露,公司在长沙争取400多亩地建成高端社区,以2500元每平方米成本价销售给员工;员工上下班有班车接送、食堂就餐补助、免费工装发放等;定期给员工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员工到中欧商学院学习是各类企业中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