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中美两国专家担忧中国楼市泡沫

   日期:2014-01-07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849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政府出台了房地产市场新政:征收二手房交易20%个人所得税,并提高部分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随后

近日,中国政府出台了房地产市场新政:征收二手房交易20%个人所得税,并提高部分城市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随后,上证指数下跌近4%,许多地产开发商股票更是出现了跌停板,这引起了美国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美国嘉宾激辩中国楼市泡沫场面失控 被迫切断信号

美国投资者认为,中国人买房是出于急切的投资需求,因为中国股市规模太小,银行利率又低于通胀率,中国人如果想用手上的闲钱进行投资,房地产几乎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房地产占中国GDP的10%,一旦中国房地产市场陷入衰退,将很大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

就此,美国着名财经媒体CNBC在下午的电视节目上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是否会拖垮全球经济”的讨论。孰料,两位受邀嘉宾竟就此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导播不得不强行切断画面,提前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讨论。

两位受邀嘉宾分别是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李雨(AnnLee)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经济学教授彼特-纳瓦罗(PeterNavarro),CNBC着名主持人玛利亚-巴提罗莫(MariaBartiromo)是这场充满火药味讨论的见证者。

讨论一开始,彼特教授就表达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低于5%,房地产泡沫多半会破裂。”他认为,一旦中国经济垮掉,包括汽车、钢铁在内更多的中国商品将被倾销到美国,这将导致美国人失业,拖累美国经济。

“从全球角度出发,如果中国经济垮了,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秘鲁、加拿大等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也会跟着一起遭殃。”彼特表示,“所以大家要格外小心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赔钱。”

对此,李雨教授的看法则截然相反:“我认为中国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房地产泡沫。”她认为,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尝试给房地产市场降温,包括使用上调利率和准备金率等手段。然而,政府调控的屡屡失败,正是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强劲需求。中国政府刚刚出台的房地产新政,也旨在为市场降温。

“显然,中国的房地产投机者和开放商们要赶在市场降温之前把手上的房子卖掉,我认为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来说是个机会。”她表示,“中国正在试图调整他们的经济模式,因此房地产领域不会出现过度投资。”

就在此时,彼特忍不住打断李雨:“你这是在游说!”

李雨则回应他:“不,这些早就已经写在我书里了。”

彼特开始冷嘲热讽:“你都开始为你的书做广告了。”

李雨不理彼特,继续说道;“中国政府有一系列开发其他产业的经济计划,包括清洁能源、服务业等等,此举是为了激励并开发更多的新经济板块……”

彼特则不耐烦起来,他打断李雨对主持人说:“玛利亚,我可否插个话?”

此时,李雨上一句话还没说完:“……所以,这对全球经济其实是件好事,那些把注意力集中在房地产市场的人,可以用他们的钱……”

彼特见求援无果,便气急败坏起来:“好吧,如果有人听得到我说话,刚才那段是我听过最扯淡的废话!(biggestbunchofbullshit)”

此时场面已基本失控,见多识广的主持人一句话都插不上,李雨则因彼特的出言不逊,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彼特,刚才你发言的时候我没有打断过,现在你也让我把话说完。”

彼特则继续不依不饶:“你一直喋喋不休,把时间都占光了,你居然还在华尔街人面前给北京作粉饰和宣传(Beijingspin)。”

此时主持人已经意识到无法收场,只得告诉双方马上就要结束此次讨论。最后时刻,彼特仍不放过李雨,摞下了最后一句话:“你真无耻!(shameonyou,Ann)”。

王石警言楼市泡沫:相信领导人有足够智慧解决

60分钟杂志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的领袖都曾是这档栏目的主题人物。而最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成为其关注的焦点。

出现在这档节目中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除了王石还有SOHO中国总裁张欣。前者在采访中表情严肃,或许是因为英语口语还不甚流畅所以出现时间很短,而从华尔街海归的张欣始终面带微笑,从公司到家庭,侃侃而谈。

王石所在的万科是一个价值530亿美元的房地产帝国拥有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量。即便如此,他仍谦虚的说,从数量上看,万科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屋建筑商,而不是质量。

虽然王石此前也接受过多家外媒的专访并曾阐述过上述观点,但此时的王石一方面惊喜于其第一个落地美国的国际化项目,另一方面仍对房地产泡沫的继续膨胀忧心忡忡。

王石没有在电视栏目里做出更多的表态和分析。

但电视画面里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在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的河南省会郑州,在名为郑东新区的地方,镜头展现的是“鬼城”的模样:新修的高楼却空无一人,荒芜的公寓和空荡荡的郊区,绵延一片,又一片,又一大片的空房子。

而上海周边一个英伦小镇,已经建成五六年、花费了大概十亿美元,但现在仍然空着。这时候的解说词是,“在每座城市的郊区你都能看到这样的空城”。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空置的房子确实已经被卖光了。而他们的买家是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有足够的钱却无处投资,他们不允许投资海外,利息收入菲薄,股票市场则是过山车。”

“房价一直上涨并且跑过了通货膨胀”是这些“空城”之所以出现的决定性的原因。

“房价翻了两三倍甚至更高,所以中产阶级的榨干了也要买5套甚至10套房子,给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潮提供燃料,从没有哪个国家建过这么多、这么快。”这档栏目的编导如是组织解说词。

和美国的市场驱动的经济不同,中国的政府花费了2万亿美元来建造城市,从而保持经济的增长,中国的政府认为“修好了自然会有人来住”,但根本没人来住。

这档新闻调查栏目如是解释了中国房地产之所以存在泡沫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王石却从未就中国政府对处理“泡沫”的调控政策发表任何评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