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斗门探“绿” 拟投1.8亿元打造“绿色之城”

   日期:2014-01-07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860    评论:0    
核心提示: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珠海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提升城市总体形象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珠海“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提升城市总体形象,斗门区于本月6日启动美化绿化提升三年行动,区财政将投入1.8亿元用于美化绿化工作,同时会集社会各界力量,引导社会资源向建设倾斜,全力将斗门打造成绿色之城、花园之城、森林之城、宜居之城。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企业产业和性质的不同,各有侧重地引导企业参与绿化建设,以冠名或者承包等形式将部分绿化项目打包给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而对于学校等机关单位,将针对性开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与学生参与绿化建设,以推动全民参与绿化建设。

目标??1.8亿元打造绿色之城

为优化宜居环境,推进生态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创建,斗门已于本月6日发布了《斗门区美化绿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斗门将以“绿化斗门、美化家园”为主题,大力实施绿色战略,推动区域美化绿化特色鲜明、视觉美观、美化绿化到位、成片成林成景。

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金表示,斗门区绿化美化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家园的具体行动。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提升城市总体形象。

当前,珠海正全力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斗门区是珠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能够使斗门区的城市化建设,在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中,呈现一个亮点,呈现一个全新的面貌。”周海金表示。

根据部署,斗门区将紧紧围绕珠海“环境宜居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的总目标,积极推动城乡美化绿化“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观、三年焕然一新”,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未来三年斗门区财政将投入1.8亿元用于美化绿化工作,同时还会集社会各界力量,全力将斗门打造成绿色之城、花园之城、森林之城、宜居之城。

到2015年,全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200公里且不低于2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绿化村庄30个。植树100万棵,建设生态景观林带40公里,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新建、改造公园、小游园10个,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平方米/人。建成绿道网里程达130公里。

路径??一带三园五线七大工程

“斗门区美化绿化提升三年行动的重点是抓好‘一带三园五线七大工程’绿化工作。”斗门区副区长梁玉昭向记者介绍,按照布局生态化、园林艺术化、城市花园化的要求,结合功能区、城市、产业、路网等规划,坚持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和因地制宜,推动区域绿化美化特色鲜明、视觉美观、绿化美化到位、成片成林成景,做到四季常绿、四季花开。

斗门将采取上级支持一点,区财政投入一点,镇(街)、园区补充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美化绿化资金。“包括区财政投入和吸纳的社会资金,预计斗门每年用于美化绿化行动的资金将达到1亿元”。梁玉昭称。

梁玉昭称,斗门美化绿化工程种苗将倾向采购本地农产品,支持本地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根据实际需要优先选购本地花木,如香樟、紫荆、凤凰树等。同时将在整体筹划中做好花木采购,采取“订单育苗”的方式,指导本地苗圃按绿化需要育苗,在保证苗木质量的同时,推动本地苗圃良性发展。

未来的斗门将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建设,打造绿色立体空间。梁玉昭介绍,斗门将开展立体绿化工程,充分利用天桥、花架、建筑屋顶、墙面、棚架等建筑设施进行立体绿化,增加城区绿量,减少房屋屋顶滞尘量,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同时,斗门区主城区各单位、小区也将充分利用建筑墙面、屋顶、护坡、门庭、窗台、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及各种建筑设施进行立体绿化。

创新??引导社会资源倾斜城建

“在整个行动里,我们将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去引导企业参与绿化建设。”梁玉昭称,出台激励政策希望能引入外界资源参与建设,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当前,斗门正全力创建幸福村居,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区,环境宜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未来,斗门区有望迎来建设大潮。

此前由美国Gensler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制定的《珠海斗门旅游文化区景观风貌规划设计》提出复合化打造以古镇历史文化体验与影视娱乐为核心,融宗教、温泉养生、山地运动、乡村度假、旅游集散服务于一体,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级山水人文型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珠海千年历史文化地标、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珠中江重要的旅游服务门户。同时提出了“两年成型,五年成势,十年成名”的开发策略。

幸福村居创建、旅游项目打造、城市美化绿化行动……斗门的城市建设引入的大量项目所需资金巨大,加之原有产业基础薄弱、政府财力有限,如何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建设是确保城市建设不会因资金问题而延缓或搁浅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斗门转型升级探索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关键举措。

事实上,斗门区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城市建设已有成功案例,格力广场、中国移动休闲广场,早已投入使用。而预计总投入8000万元,市内首个省级湿地公园——华发水郡湿地公园,将有效地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成为斗门生态旅游迎客大门。

梁玉昭表示,将根据企业产业和性质的不同,各有侧重引导企业参与绿化建设,以冠名或者承包等形式将部分绿化项目打包给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而对于学校等机关单位,将针对性地开设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与学生参与绿化建设,以推动全民参与。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