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对历史建筑的野蛮拆迁是一种“文化自杀”

   日期:2014-01-08     来源:网络    作者:世界砖瓦    浏览:561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的城市病了,病症不仅包括交通拥堵、空气恶化等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还包括一种失忆症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有人形

中国的城市病了,病症不仅包括交通拥堵、空气恶化等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共性问题,还包括一种“失忆症”——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有人形容,中国200多个城市如“一母同胞”。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多次指出,在“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口号下,很多城市在迅速失去文化记忆。这两个词是没有文化的,使用这两个词的人也是没有文化的。

在201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香港著名建筑师潘祖尧的发言令人印象深刻:“到内地城市去看看,感觉每个城市都差不多。雷同的规划,雷同的建筑,雷同的景观,甚至连楼盘的名称也雷同。”

对于正在忘记过去的城市,历史学家怎么看?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侯杰。

中国青年报: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提起“千城一面”的话题,您本人注意到这种现象了吗?

侯杰:我到各地去,特别愿意发现城市特殊的地方。可是,“千城一面”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一线城市、新兴城市、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

“千城一面”不仅表现在城市建筑上,还明显地体现在纪念品上。我们在很多城市寻找有特色的纪念品,往往并不容易,有时满街都是麻将牌、鼻烟壶,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历史要素的选取。

中国青年报:各地建筑的雷同、旧建筑的消失,为什么今天表现得这么突出?从历史上来看,原因出在哪儿?

侯杰:中国的城市建设欠账较多。新中国成立以后若干年里重生产轻生活,建了不少简易的工人新村。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开始重视生活,重视城市面貌,好多地方开始大面积建设住房。

“旧貌换新颜”不仅是一种口号,也成为很现实的问题。城市建设不仅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内需的动力,还可以成为领导干部的政绩。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城市建设的动力大增。

中国历史悠久,各地的文化遗存丰富精彩。建筑物里发生过很多故事,承载的不仅是自身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历史记忆。它们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既包含中国文化共同性的要素,又有地域性、差异性的表达。

要避免“千城一面”,很重要的是从自身文化传统里面挖掘特色,梳理清楚城市自身发展的脉络,尊重过往的人、事、物。放眼全国,江南徽派建筑、北京四合院,都是长期选择与创造的结果,跟地域环境、文化心理有非常大的关联。

中国青年报:您亲身经历过旧城改造吗,当时的心态是什么?

侯杰:我在天津的老城厢长大,在北门到鼓楼之间的北门里大街“同和里胡同”。天津明代设卫建城,有600多年历史,老城厢长期是城市中心。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天津,本地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天津老城见证了那次壮举。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为了维护殖民统治,消除我们的历史记忆,拆掉了天津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城墙,让天津变成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又过了一个世纪,因为天津的“世纪危房改造”,老城厢被拆了。虽然一些专家、学者反对这次拆迁,但还是于事无补。

时至今日,不少城市因为成区域地保护了历史文化建筑而焕发生机,甚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看到这个消息后,不知当初那些力主拆掉天津老城厢的人会作何感想?

千万不要因为无知,使历史建筑遭受不可挽回的毁灭之灾。对历史建筑的野蛮拆迁,是对文化的亵渎,也是一种“文化自杀”。我们要树立一种观念,保护历史建筑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后辈子孙最好的交代。

说句实在话,天津老城居民当时长期生活在非常糟糕的环境里。房屋狭小,道路七扭八歪,有的地方公共厕所、自来水、煤气严重不足,老百姓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也很强烈。在这方面,考验的是领导者的决策和实施能力。

欧洲有个世界闻名的城市,在100多年前进行了重建、改造。但人家对重要的街区和建筑采取了保护策略,不去破坏外表,而是从内在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这样 既保护了城市建筑,又延续了城市形象和人们的历史记忆。咱们要有这个思路就好了。但这样的话,经济利润会降低,而且官员会觉得城市面貌改变得不够彻底。

中国青年报:您总跟人们讲历史,拆掉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对您这样的历史学家有什么影响?

侯杰:我研究的是中国近代史,对天津城市史特别关注。1860年天津开埠以后,列强入侵,在海河两岸建立租界。天津曾有九国租界。这里集中了各式各样的中 外建筑,是活生生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这是天津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原因。“近代中国看天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各地游客来天津,除了吃 “狗不理”包子、尝“耳朵眼儿”炸糕,就是要逛逛“五大道”,看看小洋楼。

现在,我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要保护这些小洋楼,但在有的地方,它们还是慢慢消失了。这些建筑被拆掉之后,咱们再怎么说历史似乎都缺少有力的依据。

在历史上,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会长雍剑秋在天津建了一个西湖饭店。他过去一直仅仅被当成军火商人,实际上他加入了基督教青年会后,做了不少好事,像成立养真社、开展废娼运动等等。我过去经常带学生去看他的建筑,但这些年都不见了。

在历史现场、老建筑里讲历史,跟在学校教室里讲,是不一样的。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一座历史建筑更是胜过千言万语。历史建筑是有生命的。那些僵硬冰冷的 水泥和木材因为有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历史故事的发生而拥有生命。中国人是个历史精神非常强的民族,人们关心自己、家庭、文化的来龙去脉。通过寻找历史建筑, 能增强人们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幸福指数。

现在我上街,总会带着相机,拍一些建筑。我有一个美国朋友,是犹他州立大学的教授,有一次他跟我说,他手里有的照片是我没有的,那是他十多年前到天津时拍的。这些年里,有不少建筑消失了,真是无奈!

中国青年报: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很多官员都非常注重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有的地方要建“中华文化标志城”,也有一些地方争夺名人故里,甚至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的故里,也有人去考证。

侯杰:从表面上来看,名人故里之争,是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但也隐含着某种利益追求。弘扬中国文化的心理大家都能理解和尊重,故意的恶性炒作就另当别论了。

至于把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拆完以后,另造一条仿古街区的现象,简直就是真古董不要,造假古董。很多官员搞拆迁,以为这样可以补救。有时主政者的愿望是善良的,但是决策失误,成为败笔。拆掉的,不可再生了。历史的这笔账找谁买单?

中国青年报:据说现在我国约有180多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很多地方建设地标性工程,不断刷新“第一高楼”的高度。日本媒体近期报道,中国已经建成了10座以上高于日本第一高楼的建筑,还有大城市正在建造600米高的超高层建筑。您对此怎么看?

侯杰:中国人向上发展的愿望,最近这些年得到充分实现。前几年比电视塔的高度,现在又争建“地标”,价值究竟多大,值不值得这么做,恐怕真的要考虑。建高 楼满足了“城市形象”的简单要求,但也要考虑老百姓呼吸在什么地方。像香港的中环确实高楼林立,但也不乏市井风情。

这些年,我们看到各种奇怪的建筑式样都来到中国了。只考虑某个建筑的设计,不考虑整体环境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也会出问题。有的建筑很漂亮,设计也不错,但接不上这个城市的地气。“和谐之美”是很重要的,不要弄得驴唇不对马嘴。

有些城市在强调统一规划的时候,违反了规律。比如,天津正在整修街道商户的招牌,不同类型的商店,招牌弄成一个样子,弄得基本的广告功能都降低了。台北、 香港吸引人的那些商业区,招牌林立,特色分明,不仅构成整体的区域特色,还散发出强烈的商业气息,展现出城市的活力。商业社会有多年运作形成的模式和文 化,应该尊重。

我赞成城市的大力开发,但在书写新的历史时,要给传统的历史文化一个合理的位置,千万不要把历史当成包袱。在城市品牌的塑造中,请中国文化学者参与其中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另外,决策者应该充分尊重公共舆论,真正倾听当地人、文化学者对保护历史文化的肺腑之言。即便有些不那么顺耳,也不能排斥。我认为,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有 一点历史知识。主政者有一点历史知识的话,有些事情会做得稍微明智一些。城市怎么发展、怎么创造,有历史规律。越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历史经验越是值 得重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